如何对付女子强行恐吓威胁男子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骚扰这是属于治安案件,警察应当要受理并对案件做出处理; 2、如果警察不作为,可以投诉警方的不作为,也可以打电话投诉,投诉电话:12389; 3、网络投诉链接: 4、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针对网络恐吓或者威胁,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构成行政违法的,由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者进行行政处罚,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刑事犯罪,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针对网络恐吓或者威胁,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构成行政违法的,由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者进行行政处罚,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刑事犯罪,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恐吓威胁恐吓威胁有罪吗?
违法,但不一定有罪。恐吓威胁后果比较严重的话,可以考虑报警处理,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对方采取行政拘留的措施,情节严重者会按照寻衅滋事罪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2020.09.25 732 -
对付恐吓威胁的好办法
遭到别人的恐吓时,首先要搞清楚三件事情:第一,威胁的人是谁?第二,恐吓的原因是什么?第三,对方是否会真正实施恐吓中的行为。如果感觉有危险,要报警。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是最安全的。
2020.12.22 1,142 -
恐吓威胁行为如何处罚
恐吓威胁行为一般处以五日以下的拘留或者是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以五天以下的拘留或者是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以五天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写恐吓信或者是用其他的方法威胁他人的人
2022.04.16 1,959
-
女子吵架,男子恐吓威胁,警察如何处理
1、骚扰这是属于治安案件,警察应当要受理并对案件做出处理; 2、如果警察不作为,可以投诉警方的不作为,也可以打电话投诉,投诉电话:12389; 3、网络投诉链接: 4、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2
2022-04-14 15,340 -
如何对付恐吓威胁的人?
单纯的恐吓行为在刑法修正案(八)之前是不构成犯罪的,而在刑法修正案(八)之后在寻衅滋事里面增加了恐吓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
2022-08-14 15,340 -
女子吵架闹男子恐吓威胁男子打人
1、骚扰这是属于治安案件,警察应当要受理并对案件做出处理; 2、如果警察不作为,可以投诉警方的不作为,也可以打电话投诉,投诉电话:12389; 3、网络投诉链接: 4、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2
2022-04-23 15,340 -
女子吵架恐吓威胁威胁男子,警察该采取什么措施应对
1、骚扰这是属于治安案件,警察应当要受理并对案件做出处理; 2、如果警察不作为,可以投诉警方的不作为,也可以打电话投诉,投诉电话:12389; 3、网络投诉链接: 4、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2
2022-04-23 15,340
-
01:02
威胁恐吓罪怎么处罚目前我国并没有恐吓威胁罪这个罪名。存在恐吓威胁行为的,会被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
1,698 2022.04.17 -
01:18
威胁恐吓罪怎么取证刑法上,没有威胁恐吓罪这一项罪名,如果行为人对他人实施威胁、恐吓等行为,则可能构成刑法规定的“寻衅滋事罪”,当受害人收到威胁恐吓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取证: 1、收据相关的书面证据,例如带有恐吓威胁内容的书信或者文件等; 2、物证方式;
1,667 2022.04.15 -
01:08
语言威胁恐吓有多大罪语言威胁、恐吓他人的行为,涉嫌触犯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以处以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的行政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行政拘留,而且会并处罚款。如果行为人实施威胁、要挟的行为,是为了勒索他人财物,而且涉案的财
1,21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