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得精神病另一方起诉离婚需要什么证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的,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或一方有生理缺陷及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3.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4.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 5.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 6.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 7.因其他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 在确定夫妻双方感情破裂之后,法院可就财产问题进行分割,关键在于区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方精神病,另一方可以起诉离婚。有下列情形的,婚姻无效:重婚;禁止结婚的亲属;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病,婚后未治愈的;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组织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应进行调解;感情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
一方有精神病另一方可以起诉离婚吗
一方精神病,只要符合医学规定不能结婚的,另一方可以起诉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2021.03.02 163 -
一方精神病另一方不能离婚么
可以离婚的。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者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冶不愈的,—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2021.03.17 183 -
一方有精神病另一方还可以起诉离婚吗
一方有精神病,另一方还可以起诉离婚,但人民法院不一定会判决离婚。我国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2021.01.22 127
-
夫妻一方得精神病另一方起诉离婚需要什么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的,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或一方有生理缺陷及其他原因不能
2022-04-19 15,340 -
夫妻一方有精神病另一方起诉离婚需要哪些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的,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或一方有生理缺陷及其他原因不能
2022-05-09 15,340 -
夫妻一方有精神病, 另一方要求离婚, 需要什么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的,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或一方有生理缺陷及其他原因不能
2022-05-01 15,340 -
夫妻双方一方患有精神病,另一方离婚需要什么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的,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或一方有生理缺陷及其他原因不能
2022-05-10 15,340
-
01:07
一方有精神病能离婚吗
一方有精神病的,可以离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中的相关规定,一方有精神病,符合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的,另一方可以请求法院判决离婚:1、一方在婚前隐瞒其患有精神病,婚后仍未治愈的;2、
6,015 2022.04.17 -
00:53
一方在监狱另一方怎么起诉离婚
一方在监狱,另一方起诉离婚的,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被监禁或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不足一年的,应由被告原住所地法院管辖。在起诉离婚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制定诉讼策略,包括明确诉讼主张,例如子女如何抚养
778 2023.01.04 -
01:04
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怎么样起诉
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可以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具体来说,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因为离婚问题产生民事纠纷,而且对方不同意离婚的话,当事人就可以单方面提起离婚诉讼。同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起诉的时候,应
1,47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