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的标准具体有哪些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是信用的基本形式。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前,在现代银行制度建立之前,民间放贷都是利息很高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二十六条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高利转贷罪立案标准具体是: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单位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高利贷的危害如下: 1、高利贷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但利息过高,造成自己负担过重; 2、一些非法高利贷,经常出现借款人的收入增长不足以支付贷款利息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还贷,会造成严重的家庭问题; 3、高利贷的利息约定过高,造成借款人负担过重; 4、高利贷催收含有暴力性质,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5、高利息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导致企业资金使用进入恶性循环。
-
高利贷的危害具体有哪些
高利贷的危害:利息过高,给借款人造成过重的负担;并且高利贷催收含有暴力性质,容易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以及高利息也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导致企业的资金使用进入恶性循环。
2021.04.21 171 -
高利贷罪的具体立案标准
目前我国刑法中并未将单纯放高利贷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如果放高利贷的人在收债过程中使用的手段触犯刑法上规定的罪名是可能构成犯罪的。 1.以转贷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且违法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
2020.05.20 235 -
高利贷的利率是多少,高利贷具体有哪些方式
高利贷的利率是超过了国家法定贷款利率的四倍。高利贷的具体方式: (一)借贷利率超过法律规定的“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 (二)计算复利。 (三)在借款时将利息扣除的。 (四)以他人资金转手高利出借。
2020.07.04 224
-
有哪些高利贷的具体标准
民间借贷中,借款利息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属于高利贷。“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
2023-08-06 15,340 -
高利贷的标准有哪些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
2022-04-20 15,340 -
高利贷的标准有哪些
严格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遵循自愿互助、诚实信用的原则。民间个人借贷中,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是属于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货币资金,禁止吸收他人资金转手放款。
2023-05-26 15,340 -
高利贷规避风险的方法具体有哪些呢?
小额贷款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的存在,在此给大家讲解下小额贷款公司高利贷风险如何防范。一、明确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地位,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二、完善信用法制体系,增强农户信用观念。 三、提高人
2022-07-26 15,340
-
00:56
高利放贷罪立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高利转贷罪指的是: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符合高利转贷罪的定案标准。如果行为人非法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未达到十万元的,但两年内因高利
25,594 2022.04.17 -
01:24
商标权的内容具体有哪些
商标权的内容具体有: 1、专有使用权,专有使用权是商标权中最基本的核心权利,它一般是以核准注册的商标以及核定使用的产品为限的; 2、禁止权,主要指的是注册商标的所有人,有权利禁止其他人在没有经过许可的情况下,在相似的项目服务上或者是产品上使
2,345 2022.04.15 -
01:17
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如下: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或者禁止的行业。对工业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三十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一百人,资产总额不超过三千万元。其他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三十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八十人,资产总额
23,02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