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工伤十级伤残怎么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工伤十级伤残怎么赔偿 七-十级伤残赔偿项目及数额 1、医疗费:凭单据据实结算。 2、误工费(停工留薪期待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原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住院伙食补助费: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十级找谁赔偿,取决于单位是否给员工参加工伤保险。如果单位买了工伤保险,职工受工伤后,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工伤或已作劳动能力鉴定的,那工伤保险基金中会支付。除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外,单位还要支付一定的补偿金。如果单位没有买工伤保险,那么在此期间职工受了工伤,由该单位支付费用。
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分别是: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
十级伤残工伤怎么赔偿
十级工伤享受以下工伤保险待遇:食宿费=地方规定标准(元)×人数×天;停工留薪期内工资=职工原来的工资福利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其他。
2020.01.23 168 -
十级伤残工伤怎么赔偿
十级伤残工伤的赔偿标准:医疗费、住院伙食费、交通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间工资补偿费用、停工留薪期间护理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其中十级伤残的补助金按规定为七个月的本人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伤医疗
2022.04.13 453 -
工伤伤残十级怎么赔偿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工伤10级的,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个月(本人工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
2020.07.03 240
-
工伤十级伤残赔偿标准谁知道
职工工伤待遇主要是三大块: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一次性医疗补助金;3、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其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十级伤残为6个月本人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后面两项由用人单位支付,支付前提是职工和单
2022-04-10 15,340 -
谁知道工伤十级伤残能赔多少
工伤赔偿数额需要依据工伤鉴定结果,请您在治疗出院后尽快携带病例等进行工伤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参加社保的,可以由社保部门支付相应的部分,10级伤残的赔偿标准为本人12个月的工资,以及
2022-03-28 15,340 -
有谁知道工伤经鉴定为十级伤残怎么赔偿呢?
关于工伤经鉴定为十级伤残怎么赔偿的问题: 1、医疗费:凭单据据实结算。 2、误工费(停工留薪期待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
2022-12-16 15,340 -
十级工伤赔偿标准谁知道?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十级为6个月本人工资; 2、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为: (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照统计部门最近一次公布的当
2022-05-10 15,340
-
00:52
工伤评残十级怎么赔偿工伤十级的赔偿标准的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各个省市的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根据相关的法律条文,十级工伤可以请求的赔偿项目可能包括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及误工费等。而具体能获得的赔偿数额受到工作地点
1,158 2022.04.17 -
00:53
工伤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十级工伤赔偿标准,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赔偿的项目有以下这些项目: 1、第一个是医疗费,医疗费的赔偿要依据医院的医疗费收据等来进行赔偿; 2、第二个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它的具体金额是员工的七个月工资; 3、第三项是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4,095 2023.01.04 -
00:57
工伤十级伤残赔偿明细表工伤十级伤残赔偿的具体金额,还是要按具体情况来定。一般情况下,如果劳动者是因为工伤才导致出现十级伤残的,那么该劳动者可以首先领取一笔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赔偿金额通常是七个月的员工本人工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
6,33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