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据是什么事由离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提出离职都有以下法律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向单位提出离职,如果处在试用期,则提前三十日告知单位;或者单位具有克扣工资等行为的,劳动者可以立即与其提离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刑事扣押法律依据是什么
刑事扣押法律依据基于证据持有人拒绝交出相关证据的前提。刑事证据的侦查扣押,是指侦查人员在勘查搜查过程中,对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品和文件,依法提取、留置、封存的侦查措施。扣押物证、书证和试听资料的目的是提取和保存证据,以便准确认
2022.04.16 1,032 -
离职代通知金计税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离职代通知金的法律依据是:代通知金属于工资收入,应按个人所得税税率纳税。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选择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其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
2020.11.18 147 -
职务侵占罪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
2020.04.25 243
-
试用期离职法律依据是什么?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离职。试用期内,劳动者不符合岗位要求的,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双方劳动合同,无需向劳动者支付补偿或赔偿;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与
2021-12-01 15,340 -
自动离职有什么法律依据
处理自动离职争议的主要依据,目前,处理自动离职争议的主要依据有: 2、《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 3、《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4、《关于企业职工要求
2022-01-25 15,340 -
法院判离婚的依据和法律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
2022-06-29 15,340 -
法院判离婚的依据和法律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
2021-05-26 15,340
-
01:35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当事人可以根据以下的法律法规进行伤残鉴定: 1、可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相关规定,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针对受害人的受伤情况鉴定具体的伤残等级,以便确定赔偿金额。 2、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受害人要对自己的受伤
729 2022.04.15 -
01:00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电子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电子合同的标的可以为交付商品,也可以为提供服务。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商品或者提供
1,804 2022.04.17 -
01:11
抚恤金的分配有什么法律依据
抚恤金的分配的法律依据有: 1、可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执行分配。 2、可以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
2,31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