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劳动仲裁委员会工资被拒不给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被员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属于被申请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参加劳动仲裁程序: 1、与劳动者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2、未和解的,用人单位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4、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 (1)私自会见劳动者、代理人,或者接受劳动者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2)是本案劳动者或者劳动者、代理人的近亲属的; (3)与本案劳动者、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4)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5、收到书面通知,按时到庭。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 6、劳动者需要提供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的,用人单位在仲裁庭要求的指定期限内提供证据。 7、仲裁庭裁决前先行调解的,可以配合调解达成调解协议,仲裁庭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8、用人单位对于终局裁决不服的,需要有证据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撤销裁决后,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9、用人单位对终局裁决以外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仲裁裁决书或者仲裁调解书已经失生效的,按规定的期限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
劳动仲裁后不给工资怎么办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2020.12.28 276 -
劳动仲裁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不发工资,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0.11.05 538 -
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 一、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二、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委员会決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
2020.08.12 508
-
劳动仲裁不给员工工资怎么办
如果劳动争议经劳动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裁决的,当事人可以根据裁决的约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如果用人单位不按裁决履行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用人单位按约定履行
2022-04-12 15,340 -
公司被员工投诉劳动仲裁怎么办?
第一,你说仅他没有办理社保,就要弄清楚为什么就他一个人没有办理。是否每个月在工资里扣款,或是发放社保费用。 第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无论是他不签还是你不签,都是有问题的。他个人原因不签订,你可以直接解
2022-08-05 15,340 -
劳动仲裁后不给员工工资怎么办
劳动仲裁公司不执行可以携带生效的裁决书到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首先,需要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及对方的资产情况。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
2022-08-29 15,340 -
不服劳动仲裁委员会怎么办
当事人对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1-12-13 15,340
-
01:01
申请劳动仲裁工资还是不发怎么办申请劳动仲裁后还是不发工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法院可以采取
2,296 2022.05.11 -
00:59
公司不给员工签劳动合同怎么办如果公司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到一年内还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应当每个月支付员工两倍的工资。满一年还不签订,视为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形,劳动者可以向单位主张两倍工资。具体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申请劳
3,754 2022.05.11 -
01:00
劳动仲裁撤诉需要带什么资料劳动仲裁撤诉需要带的资料,一般只有撤诉申请书。撤诉是原告行使诉讼权利的体现,应当由原告决定是否提出申请。起诉是原告的诉讼行为,撤诉也应该是原告的诉讼行为。被告除提起反诉外,不得为撤诉行为。原告是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撤
2,42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