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该如何索赔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未签定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索赔: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诉。必须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进入诉讼程序。 解决的关键在于取证问题。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动者向劳动相应证据。只有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且造成劳动者受伤的事故确属工伤事故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由于双方没有签定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又极力否认存在着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相应的举证便较难实现。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求助于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请求他们调查此事,取得当事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同时进行工伤鉴定,取得该事故确属工伤事故的证据,以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 在证实确属工伤事故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负责支付伤、残劳动者的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的数额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丧葬费,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有劳动关系,符合工伤死亡认定条件的,依然可以依法申请工伤认定,并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未签劳动合同,但当事人可以提供其他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来进行工伤索赔,当事人需要先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在认定为工伤后,去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再取得鉴定结论;最后依法向社保经办机构索赔。
-
没签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怎么赔偿
未签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定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共同支付工伤赔偿;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工伤赔偿。
2020.01.23 127 -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死亡事故要赔偿吗
未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死亡事故的赔偿:职工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丧葬补助金是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是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2022.12.02 109
-
未签定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如何索赔,没有劳动合同工伤如何索赔
未签定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索赔: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诉。必须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进入诉讼程序。 解决的关键在于取证问题。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
2022-03-25 15,340 -
未签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如何索赔?
未签定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索赔: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诉。必须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进入诉讼程序。 解决的关键在于取证问题。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
2022-04-04 15,340 -
没签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怎么索赔?
未签定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索赔: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诉。必须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进入诉讼程序。 解决的关键在于取证问题。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
2022-04-03 15,340 -
没有签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应该怎么索赔?
未签定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索赔: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诉。必须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进入诉讼程序。 解决的关键在于取证问题。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
2022-04-02 15,340
-
00:54
工伤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工伤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需要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或者起诉的方法解决。 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承担。首先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们申请工伤认定。住院治疗所需医疗费用、陪人费、生活费等都由单位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福利
1,438 2022.05.11 -
01:01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过用人单位书面通知之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而不需要向
3,455 2022.04.17 -
00:53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辞退员工如何赔偿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辞退员工的,用人单位会从用工那天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和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公司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司辞退员工后不赔偿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当
2,34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