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用人单位债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司法》规定只要是公司股东均可要求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及查阅公司会计账簿,没有对股东行使知情权的股权比例做出限制,其立法本意是保护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只要股东行使知情权时无以下情形即可: 1、股东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公司主营业务有实质性竞争关系业务的,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 2、股东为了向他人通报有关信息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 3、股东在向公司提出查阅请求之日前的三年内,曾通过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向他人通报有关信息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 4、股东有不正当目的的其他情形。
一、协商的维权途径协商是指当事人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照法律的规定,直接进行磋商,自行解决争议。 二、调解的维权途径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调解。 三、仲裁的维权途径仲裁是指经争议当事人的申请,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双方发生的劳动争议依法进行的评价活动。 四、诉讼的维权途径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五、监察举报投诉的维权途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
掌握有一定的证据如何向债务人讨债
掌握一定的证据之后的讨债方式: 1、和对方再签订一个还款协议。如果对方并不抵赖,而只是一味以种种借口拖延还款,那么可以与其再签订一个还款的协议,在这个还款协议中要注意约定还款的具体方式和期限,还可以和对方约定如果到期不履行的话,可以申请法院
2020.10.13 228 -
手里掌握的有证据该如何讨债
手里掌握的有证据讨债方法: 1、可以再次与对方签订还款协议。还款协议应注意约定还款的具体方式和期限; 2、提起诉讼时要求诉讼保全。提起诉讼或者提前向法院申请查封,冻结对方财产。 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期限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
2022.07.12 267 -
解除合同的主动权要如何掌握
解除合同的主动权的掌握: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事先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哪些事实会导致合同解除; 2、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如果确实存在一些不利于履行合同的客观情况,或者当事人真的不愿意履行合同,不属于解除合同的约定,要求解除合同的一方及
2022.04.14 241
-
如何举证证单位掌握加班证据
对于证据问题,劳动者一定要在加班前和加班时搜集,千万不要等到提起仲裁或诉讼时再搜集,且事后是很难搜集到证据的。 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注意对证明自己加班事实的证据进行保留。 如果用人单位有考勤制度的,
2022-06-11 15,340 -
哪些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和管理?
属于用人单位掌握和管理的证据一般有:(一)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二)在保存年限(二年)内的职工工资、福利支付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三)用人单位建立的职工名册;(四)在保存年限(二年)
2022-10-21 15,340 -
探视权如何处理和掌握
一般法院会判决另一方在每个月的单周或双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视权,也可能会有一至两天的探视时间。如果另一方行使探视权明显影响孩子的成长健康,或八周岁以下的儿童明确不愿被另一方探视,可另行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暂
2022-06-23 15,340 -
如何考虑和掌握股权激励
当一个企业的利润和商业模式明确时,公司的高级管理团队和核心人才没有资本能力入股公司,但公司的利润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持和行业平台的聚合。公司可以采用11种指标考核方法,实现谁符合标准,谁持有公司股份。1、
2021-11-30 15,340
-
01:09
用人单位不续签合同如何赔偿
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应该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的标准为:按照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履行期届满前,用人单位应当遵循严格的续签程
818 2022.04.17 -
01:27
债权人代位权的适用条件
债权人的代位权属于合同的保全,它发生于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次债务人的权利,导致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被影响。债务人不积极行使其对次债务人的权利,会导致自身的财产消极减少,所以这时债权人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为行使债务人对此债务人的权利,维护自身的权利。
1,117 2022.04.17 -
00:54
单位缴纳的医保如何使用
医保卡单位缴纳的部分是统筹基金,单位缴纳的统筹基金,主要使用途径是: 1、员工支付住院医疗及部分门诊大病费用; 2、支付范围包括,门诊普通疾病的医疗费用; 3、起付标准以下的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基本医疗费用; 4、起付标准以上、统筹基金最高支
18,13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