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没签劳动合同退工资最快多久能拿到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试用期内也应当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但要注意一年的诉讼时效问题,双倍工资的请求诉讼时效是逐月失效的。 社保是强制险,公司必须要为员工购买,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给你按你的实际工资交社保,若公司没有买社保或没有按实际工工资交社保,你可以要求公司按实际工资给你补交。 若公司无合法理由辞退你,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作为赔偿金。以你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工资标准,是全部工资的平均。 你要保留好你与公司有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考勤记录,工资条,工作证,社保纪录等等一切能够证明你在这家公司工作过的证明材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以去公司所在区的法院执行庭申请执行立案,准备身份证复印件、申请书2份、仲裁的裁决书或者调解书复印件,即可立案。等待执行法官联系提供财产线索,同时会查封公司账户,就可以拿到仲裁对应的款项了。
员工在签约后一般立即就能拿到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如果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员工给公司签劳动合同多久能拿到书面合同
一般签订之后就可以拿到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0.10.20 165 -
没有签劳动合同能拿到工资吗
、用人单位下发载有劳动者姓名的各种文件:通知、工作任务、任命通知书、介绍信、签到表等,这些证明材料应有用人单位的公章; 2、劳动者代表用人单位与其他实体或个人签订的合同:劳动者代表公司与他人签订的合同,且合同上又有用人单位所盖公章; 3、与
2020.01.12 206 -
没有签劳动合同能拿到工资吗?
即使没有签劳动合同,但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以拿到工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
2020.12.11 228
-
没有签劳动合同最长多久才能拿到两倍工资?
1.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职工最多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
2022-07-23 15,340 -
公司辞职没签劳动合同,能拿到工资吗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退休可以拿到工资,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本身就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
2021-11-10 15,340 -
没有签劳动合同辞职多久能拿到工资
没有劳动合同随时都可辞职。《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
2022-03-30 15,340 -
没签劳动合同退职后多久可以拿到工资
司法实践中,对于双倍工资的截止时间,有观点认为应一直持续到实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止。对此观点,笔者则有不同看法。从第八十二条的文字表述来看,双倍工资支付期间为“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根据文
2022-08-19 15,340
-
00:55
工资要不到怎么办没签劳动合同没签劳动合同工资要不到的,劳动者可以准备好其他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工作证、考勤记录、证人证言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没签劳动合同而且用人单位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到
3,431 2022.04.17 -
01:00
注册公司最快多久能下来注册公司最快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注册公司的流程,具体如下: 1、申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名窗口,提出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 2、办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准备好材料,向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登记窗口提出设立登记申请; 3、申请上网印章
4,353 2022.05.11 -
00:53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辞退员工如何赔偿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辞退员工的,用人单位会从用工那天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和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公司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司辞退员工后不赔偿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当
2,49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