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不起诉离婚的特别明确的理由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法定理由明确五种情形,除此外还设有其他项,如下: (一)情感因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1.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 3.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二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一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 4.一方好逸恶劳、有赌博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 5.一方下落不明满二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 (二)疾病因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2.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三)不法因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1.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 2.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 3.一方重婚,对方提出离婚的。 4.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 5.受对方的虐待、遗弃,或者受对方亲属虐待,或虐待对方亲属,经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谅解的。 6.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起诉离婚的理由
离婚一般是双方感情破裂。有下列情形之一,法院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
2021.10.13 336 -
五种不起诉的方式
五种不起诉的种类: 1、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不起诉; 2、检察院存疑不起诉; 3、酌定不起诉; 4、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和解,不起诉; 5、对于未成年人的附条件不起诉。
2020.08.02 334 -
五种不起诉的种类有哪些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0.03.29 479
-
离婚法定理由明确五种情形
离婚法定理由明确五种情形,除此外还设有其他项,如下: (一)情感因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1.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
2022-03-22 15,340 -
二次起诉离婚的几种理由?
具体需要提出对方有家暴、吸毒、赌博等恶习,或者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理由,如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而分居满两年的理由。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
2022-11-24 15,340 -
五种不起诉的种类
不起诉的种类: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
2021-12-23 15,340 -
起诉离婚的理由
离婚一般是双方感情破裂。有下列情形之一,法院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2021-12-17 15,340
-
01:20
什么理由可以起诉离婚首先,离婚有两种途径:协议离婚和起诉离婚。如果双方都自愿离婚的,可以协议离婚。如果有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就要起诉离婚。我国婚姻法目前规定的法定判离情形,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2,323 2022.04.15 -
01:17
五六年不联系怎么起诉离婚如果已经五六年不联系,夫妻一方想要解除婚姻关系的,可以选择诉讼离婚的方式,由法院向被告下达传票,要求被告前往受诉的法院进行离婚调解,从而实现解除婚姻关系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要提起离婚诉讼,必须先确认能够受理离婚诉讼的管辖法院。根据我国民事
938 2022.04.15 -
00:59
离婚纠纷能否特别代理首先,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委托代理人的,代理人的权限分为“一般代理”和“特别授权”,一般代理权限的代理人可以代为提交证据、参加庭审、法庭辩论等,但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当事人一般应当亲自出庭。而拥有“特
1,52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