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产继承权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遗产继承权指继承人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享有的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继承权的实现,指继承人依法取得继承权后,根据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的方式取得遗产的法律后果。依我国法律规定,继承人只能是自然人,继承权也仅为自然人享有。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和国家也会接受遗产,但不是基于继承权接受的,即不是以继承人身份承受被继承人的遗产。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和国家接受遗产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受遗赠。被继承人可以通过遗嘱将其财产赠于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和国家,但不能指定其为遗嘱继承人。换句话说,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和国家可以享有受遗赠权,但没有继承权。二是接受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也不是基于继承权接受遗产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继承权始于继承人去世。有遗嘱的,按照遗嘱或者遗赠处理;有遗赠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处理;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表示放弃继承;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
关于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如下: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
继承法关于遗产继承的规定
法定遗产继承为第一顺序继承和第二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分别为过世人的配偶,子女还有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则为过世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如果过世人在去世时立过一个关于遗产继承分配的遗嘱,则需按照遗嘱来分配。并且同一顺序继承人有资格平
2022.04.12 754 -
物权法关于遗产继承的规定
遗产是继承人继承的标的或对象,是继承法律关系的客体,不仅包括财产权利(积极财产),也包括财产义务(消极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制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
2021.01.03 464 -
关于婚后遗产继承的规定是怎样的
婚后遗嘱继承规定是现在没有特殊情况之下的话,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也就意味着离婚的时候是可以作为共同财产平均分割。那如果是基于遗嘱所得的财产,明确的是给予对方的,那么就应当属于个人的财产。
2021.02.14 94
-
关于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收入;公民的房屋、储蓄和日用品;公民的树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书籍和资料;法律允许公民的全部生产资料;公民的著作权和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公民的其他合法
2021-11-15 15,340 -
关于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
在我国,关于遗产的继承,其实在法律上的规定是很明确的,有遗嘱的以遗嘱为准,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顺序来继承,死者的父母(包括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包括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还有非婚生
2021-03-30 15,340 -
法律上关于遗产继承的规定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
2022-06-03 15,340 -
遗产继承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遗产继承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承接被继承人遗产的人为继承人;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
2022-03-14 15,340
-
01:47
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新规(一)“组织”也可以是受遗赠的对象。之前的法律规定,受遗赠者可以是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对于法人等组织是否可以接受遗赠并未明确。对此,民法典第1133条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
4,246 2022.04.17 -
01:22
遗嘱继承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根据《继承法》相关的规定,我国的公民可以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立遗嘱处分其个人的财产,并可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立遗嘱将个人的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多人继承。公民也可立遗嘱将其个人的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遗嘱可以分为:
858 2022.04.17 -
01:05
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最新规定民法典继承编规定,子女继承父母房屋的最新规定,是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这两种途径的。以法定继承方式的,子女、配偶、父母是均作为第一继承人的,若三者同时存在,则需其他二者表示放弃继承,子女才能完全继承房产。以遗嘱方式继承的,则选用一适当的遗嘱方
4,438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