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劳动合同辞退不给工资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没签劳动合同的,可以主张双倍工资和辞职时的补偿金。拖欠工资,可以投诉到劳动局监察大队。 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47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没签劳动合同辞职也要支付工资。辞职之后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不按期或者不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解决。
试用期被辞退不给工资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利益。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
没签劳动合同辞职不给工资,怎么办?
主动离职有工资。只要员工参与了公司工作,不管签没签劳动合同,都需要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劳动者付出劳动了,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工资。用人单位克扣工资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去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2020.08.11 871 -
没签劳动合同辞职不给工资怎么办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工作证、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登记表、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录音等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于恶意拖欠工资的行为,除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有了足够的证据后可以
2022.04.12 3,261
-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了工资不给怎么办?
1、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你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加班工资等;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2、劳动争议,前提是
2022-03-23 15,340 -
没有签劳动合同辞职了不给退工资怎么办?
1、如未签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员工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员工在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无须赔偿; 3、如未足付工资、加
2022-04-13 15,340 -
没有劳动合同辞职不给工资怎么办
首先,需要取得用人单位拖欠你工资的证据,通过证人证言、录音录像、拍照、复印等方式固定相关证据。然后,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理由是: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依据《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解除
2022-02-12 15,340 -
没有签劳动合同辞退老板不给工资,怎么办
向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司索要工资。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
2022-04-24 15,340
-
00:50
不给工资没有合同怎么办
不给工资没有合同,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投诉无果或者不想投诉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在申请劳动仲裁时,立案时需要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等材料。注意没签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的,首先需要提
990 2022.04.17 -
00:54
欠工资不给没有合同怎么办
欠工资不给,没有合同,劳动者可以选择的救济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能够协商解决,既能够省钱省力,又能够避免矛盾激化,因此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工资拖欠问题是很好的选择;2、如果协商不成,那么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1,323 2022.05.11 -
00:55
工资要不到怎么办没签劳动合同
没签劳动合同工资要不到的,劳动者可以准备好其他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工作证、考勤记录、证人证言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没签劳动合同而且用人单位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到
3,30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