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补偿工资不符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公司这么做是为了在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少支付加班工资或者补偿金等。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比劳动合同的工资高,劳动者务必要保存实际工资水平的证据,尤其是现金支付工资,务必保存好工资单。如果有劳动争议,公司往往会按劳动合同主张工资标准。如果劳动者不能证明实际工资水平的,仲裁委会按劳动合同确定工资标准,这样加班工资,补偿金等都会变少。 2.公司应当按照实际工资缴纳社保,如果按劳动合同上的工资缴纳社保,就少缴了,可以去社保局投诉,社保局可以责令公司补缴社保。公司少缴社保,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3.《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在职工正常上下班、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下,如果职工收到的工资跟合同里面的约定少了,可以拿着劳动合同到劳动部门进行投诉,或者是去仲裁,并且保留好自己的收款证明,免得用人单位会钻空子为自己辩解。 2、对于用人单位的这种行为,我们不该任由他们操控,即使发工资的主动权是在他们身上。但是作为职工的我们也不要害怕,我们是有付出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是有获取报酬的权利,而且合同上面也说得很清楚了,该支付多少就是多少。
用人单位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想逃避法律规定的以工资为基数计算的缴纳社会保险费、计算加班费等责任。然而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 如果有发放记录等证据证明企业发放的工资与劳动合同的工资不一致,一旦发生纠纷,仲裁机构和法院会支持以实际工资为准。出现这种情况时,劳动者一定要留心保留领取工资数额时的证据。 而劳动者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将劳动合同的工资改成实际支付的工资。
-
劳动合同和工资条不符合怎么办
你可要求单位按劳动合同履行,支付约定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数额,及时足额地向劳动者支付。若实际发放的工资低于合同约定的工资,则用人单位的行为是违法的。
2020.11.10 203 -
工作内容和劳动合同不符
单位不可无故调岗,辞职情况下可协商,协商不成可申请辞职。工作内容与签订的岗位不符合,属于合同的变更,不属于上述情形,但是合同的变更,应该要得到双方的同意。对此变更不同意,完全有理由要求单位按照合同履行。如果单位仍然不听意见,可以提起仲裁要求
2020.11.12 1,951
-
劳动合同和工资不符
劳动合同的工资和实际工资不符,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履行。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
2022-04-24 15,340 -
劳动合同有的工资和实际工资不符,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工资和实际工资不符,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履行。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
2022-05-03 15,340 -
劳动合同和实际工资不符合
如果存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同公司实际发放的工资不符,可以先行同公司进行协商。一般来说,对于劳动纠纷,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劳动仲裁的裁决是要由
2022-04-24 15,340 -
劳动合同和实际工资不符
劳动合同的工资和实际工资不符,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履行。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
2022-04-24 15,340
-
01:04
劳动合同赔偿金和补偿金区别
劳动合同赔偿金和补偿金,通常称为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二者的区分标准如下: 1、经济补偿金,是指用人单位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在特定条件下向劳动者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补偿的情形、补偿的具体标准都有法律明确的规定。同时,通常经济补偿金只适
3,652 2022.05.11 -
01:05
用工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用工合同和劳动合同一方是用人单位,一方是受聘人员。事业单位的话,由国家编制管理,工资、财政由国家拨款,由国务院人事部管理,聘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而企业是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工资与财政发放并没有太大的限制。聘
1,572 2022.06.22 -
01:10
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
《劳动合同法》和《民法典》对劳动合同以及劳务合同,分别作出了规定。两者的区别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主体不同、承担劳动风险责任的主体不同以及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不同。 具体而言,主体不同。前者的签订主体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后者的签订主体双
25,94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