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了毒品法律是什么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是指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行为方式主要是输入毒品与输出毒品,此外对在领海、内海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毒品,以及直接向走私毒品的犯罪人购买毒品的,应视为走私毒品。《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走私毒品罪的处罚标准是: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走私鸦片1公斤以上;主要分子;武装掩护走私;以暴力抗拒检查的;参加国际贩毒活动。
走私毒品的处罚规定是:走私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走私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走私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法律规定犯了走私制毒物品罪判几年
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判罚有三种情形: 1、犯此罪,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走私制毒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走私制毒物品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2020.10.17 131 -
走私毒品罪的客观要件是什么有什么法律规定
1、走私毒品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同时也侵犯了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2、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毒品管制法规和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2020.10.22 95 -
走私毒品罪的处罚规定是什么
走私毒品罪的处罚规定是: 1、走私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走私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
2022.04.14 267
-
走私制毒物品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走私制毒物品罪并非行为犯,而是需要达到一定数量标准才能定罪处罚: 1.麻黄碱、伪麻黄碱及其盐类和单方制剂5千克以上不满50千克; 2.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100千克以上不满1000千克; 3.醋酸酐、
2022-05-27 15,340 -
走私毒品在法律规定是犯罪
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是指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行为方式主要是输入毒品与输出毒品,此外对在领海、内海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毒品,以及直接向走私毒品的犯罪人购买毒品的,应
2022-04-20 15,340 -
法律规定走私毒品怎么判刑
走私、出售、运输和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如何,都应追究刑事责任,并给予刑事处罚。走私、出售、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出售、运输、制造
2021-11-09 15,340 -
走私毒品罪规定是什么
我国法律对走私毒品罪有以下规定: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应当负刑事
2022-07-12 15,340
-
01:46
什么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在明知是毒品的情况下,仍然故意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行为。如果犯罪嫌疑人触犯本罪,无论涉案毒品的数量多少,都会追究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本罪的构成要
1,810 2022.04.17 -
01:19
走私毒品会怎么判刑
走私毒品判刑如下: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
659 2022.05.27 -
00:52
禁毒法规定的禁毒机制是什么
禁毒法规定的禁毒机制是是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国务院
10,85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