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可以提存提存其孳息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公司欠钱,债务要如何清偿? 1、权利人一方拒绝接受债务人一方履行,债务人可以向公证机关申请提存,提存后,视为债务人已履行。提存的财产发生毁损、灭失等情况的,该风险由债权人一方承担。提存期间,提存财产产生的孳息归债权人一方。 2、债务人有多个债权人时,应当优先清偿有担保的债权,各个债权人均无担保时,按照查封、扣押的先后顺序清偿。 3、债务人如果是企业法人,财产不足清偿所有债务时,权利人可以申请其破产。 4、债务人对同一人负有多笔同类债务,除非另有约定,按以下顺序清偿: (1)优先抵充已到期的债务; (2)几项债务均到期的,优先抵充对债权人缺乏担保或担保数额最少的债务; (3)担保数额相同的,优先抵充债务负担较重的债务; (4)负担相同的,按照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抵充; (5)到期时间相同的,按比例抵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提存人可以凭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提存之债已经清偿的公证证明取回提存物。提存,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而消灭债务的制度。
提存物在提存期间所产生的孳息的归属,根据司法部施行的《提存公证规则》规定,提存物在提存期间所产生的孳息归提存受领人所有。提存人取回提存物的,孳息归提存人所有。
-
如何在提存的存期中查究孳息的来源
提存物在提存期间所产生的孳息,一般由提存物的受领人所有;应当将提存物以及孳息同时交付受领人。《提存公证规则》规定,提存物在提存期间所产生的孳息归提存受领人所有。提存人取回提存物的,孳息归提存人所有。
2020.09.14 67 -
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吗?
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是,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法律其他
2021.01.30 102 -
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吗
债权人能够随时领取提存物。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四条规定,债权人能够随时领取提存物。但是,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
2021.01.03 100
-
难以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将其提存吗
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是可以将标的物提存的。但是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2、债权人下落不明; 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4、
2023-01-27 15,340 -
提存人可以拿回提存物吗
1、提存人可以凭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提存之债已经清偿的公证证明取回提存物。 2、提存受领人以书面形式向公证处表示抛弃提存受领权的,提存人得取回提存物。 3、提存人取回提存物的,视为未提存。因此
2022-07-19 15,340 -
提存物在提存期间所生孳息的归属如何确定?
提存物在提存期间所生孳息的归属如何确定根据司法部施行的《提存公证规则》规定:提存物在提存期间所产生的孳息归提存受领人所有。提存人取回提存物的,孳息归提存人所有。提存的存款单、有价证券、奖券需要领息、承
2022-10-20 15,340 -
提存人可以是国债债务人吗?
提存人是债务人。提存就是指债务人履行其到期债务时,因债权人的原因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受领,或者因债权人下落不明等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时,可依法将其履行债务的标的物送交有关部门,以代替履行的制度。
2023-10-10 15,340
-
01:20
合同提存的条件是什么
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的条件:债权人拒绝受领且没有正当理由;债权人失踪;债权人死亡没有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没有确定监护人;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很难履行债务的。 依照我国法律,债务人可以拍卖或者变卖,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太高的标的
844 2022.04.17 -
00:51
提存的适用条件和法律效力
提存的适用条件是: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2、债权人下落不明; 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
1,471 2022.04.18 -
01:00
封存的住房公积金怎么提取
封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方式如下: 1、员工要跟原来的用人单位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然后拿到公积金申请表; 2、带着公积金申请表、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离职证明、银行卡,去公积金业务窗口办理提取业务。 住房公积金封存以后,还没有规定具体时间能够提取
36,59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