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后房子没有贷款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前办理了夫妻一方个人为所有权人的房产证,婚后双方共同还贷,离婚按揭房怎么分 该情形下的房屋为一方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但对参与共同还贷的配偶一方,有权要求对方对其清偿的部分予以返还。在此需要明确的是,共同还贷不论是用一方的个人工资还是双方的工资,都应认定为共同还贷。因此,有贷款的房屋在离婚时,共同还贷的一方可以请求对方返还还贷的房款。对于房屋升值的部分,也可以请求补偿。 2、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后双方共同还贷,婚后取得房产证,离婚按揭房怎么分 此情形下的按揭房为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在离婚时不予分割。因为在婚前一方以个人财产购买并按揭买房,婚后取得的产权证是对婚前买房的确认,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仅仅因为产权证婚后取得而认定是夫妻共同财产,就将出现一方完全没有出资却仅仅因为结婚而成为房屋共有人的现象。这一结果有违公平原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房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房产登记与首付房名下,离婚时该房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不能达成协议的,法院可以判决该房子归产权登记一方。
夫妻离婚房子贷款处理方法的情形有: 1、一方婚前购买房屋,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2、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并贷款的房屋,房屋权属证书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3、以按揭贷款方式买的房屋所有权归属是有特殊性的。对于房屋产权的分割,原则上应当均等分割。
-
夫妻离婚后买的房子贷款还没还清怎么办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房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房产登记与首付房名下,离婚时该房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不能达成协议的,法院可以判决该房子归产权登记一方。
2021.02.07 165 -
夫妻离婚后房子贷款如何办
夫妻离婚房子贷款的处理方式:一方婚前购买房屋,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房产归属问题由双方协议处理。双方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房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
2021.02.04 262 -
-
夫妻离婚后房子贷款没还完怎么办
按揭贷款购买的商品房,应当将该房屋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直接进行分割处理,而对所欠银行的贷款,可以作为夫妻共同债务,依法进行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这种情况有两种处理办
2021-05-31 15,340 -
夫妻离婚后房子贷款怎么办
夫妻离婚财产分配首先要判断是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一方个人财产。如果是一方个人财产就归个人所有,夫妻共同财产首先可以先协商,协商不成的,法院可以根据情况来分配,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022-06-10 15,340 -
夫妻离婚后贷款的房子没有放弃权怎么办
一、离婚房产过户手续办理流程之所带材料 由于离婚的法定方式有两种,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离婚房产过户根据离婚方式的不同,准备的材料也有区别。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对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达成协议,通过
2022-04-04 15,340 -
夫妻离婚后房子怎么办理贷款
1,属于婚前债务,可以要求对方返还 2,房屋登记在双方名下,是共同财产,应当平均分割。债务是共同债务,共同承担。 3,你可以主动还款,你也不还就等法院拍卖 4,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协商,一般本着利于孩子成
2022-02-16 15,340
-
01:57
夫妻离婚房子有贷款怎么处理对于夫妻双方离婚时还有房屋贷款没有还完的,如果房子是夫妻双方结婚后一起申请贷款买的房子,那么在夫妻双方都不存在过错事由的情况下,是平均分割房屋财产的,还没还清的房贷就作为夫妻共同债务一起偿还,可以协议清偿,也可以由法院作出判决。如果房屋产权
2,035 2022.05.11 -
01:24
夫妻离婚房子有贷款怎么分割如何分割按揭房产,由夫妻双方自行协商决定,按照相关规定,如果是夫妻双方共同按揭的,该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可以按照各自出资比例分割; 如果是夫妻一方用个人财产按揭的,该房产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无需分割。 若是起诉离婚的,对于还未取得完全所有
1,167 2022.04.17 -
00:59
夫妻离婚有贷款怎么办如果此贷款是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负担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需要用夫妻双方共同财产,进行偿还。如果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则由双方签订协议清偿,如果协议不成,则由法院判决。如果此贷款是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
1,79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