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中的基本规定有哪些?劳动争议仲裁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先行调解原则。即仲裁委员会或仲裁庭在裁决前,首先应进行调解,不经调解一般不得裁决。 (2)回避原则。是指仲裁委员会成员或仲裁员在仲裁劳动争议案件时,认为具有法定回避情况不宜参加本案审理; 或当事人认为仲裁员具有法定回避情节的,可能影响公正裁决,都可以自动或申请回避。 (3)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庭均为三名或三名以上单数组成。 (4)一次裁决原则。是指任何一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都是最终裁决,当事人不服裁决的,不能向上一级仲裁委员会再次申请仲裁,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下列原则:尊重事实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公正、及时的原则;以及着重调解的原则。仲裁委员会需要遵循上述原则,来依法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的原则主要包括实事求是原则、自愿原则、合法原则等。当事人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调解组织调解;在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也应当先行调解。
2020.08.13 183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规定适用于哪些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于以下劳动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其他。
2020.07.22 184 -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有哪些规定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2、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
2020.02.01 184
-
劳动争议仲裁法的基本规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实行一裁终局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如果劳动者对“一裁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5-17 15,340 -
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办法基本规定有哪些
仲裁也称公断,仲裁作为企业劳动争议的处理办法之 一,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对争议双方当事人的争议案件进行居中公断的执法行为。
2022-05-17 15,340 -
劳动争议仲裁法律有哪些规定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分为以下四个程序:1.申请与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不能仲裁。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即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
2022-08-19 15,340 -
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和人民法院诉讼程序所适用的原则不同,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是指劳动争议仲裁中所特有的原则,具体可归纳如下: (1)独立办案原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具有独立
2021-03-19 15,340
-
00:59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地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地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可以由合同履行地或者是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为管辖,这两个之间是没有先后顺序的,可以是由合同履行地,也可以是单位所在地管辖。如果双方分别向合同履行地和单位所在地
1,592 2022.04.17 -
01:04
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发生劳动争议,应当仲裁前置。也就是需要先向仲裁委员会的申请进行仲裁,之后如果对仲裁的结果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仲裁需要在诉讼时效内提出。劳动仲裁诉讼时效的计算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
4,899 2022.04.17 -
00:51
哪些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的争议如下: 1、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的争议; 2、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是否合法合理发生的争议; 3、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费用是否合理而发生的争议。 当事人可以提出书面申诉,劳动仲裁委员会将审查其申诉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并
1,144 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