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情况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合同即告终止,原有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即对双方当事人不发生效力,用人单位应重新与劳动者订立新的劳动合同,否则双方的权利义务即处于不确定状态,劳动合同终止后继续用工的,第一次的劳动合同关系已经完全终止,继续用工的属于新的劳动合同关系确定,应当支付二倍工资。原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应当在合理期限内续签书面劳动合同,同时应适用二倍工资的规定,并给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一个月宽限期。也即:原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仍在该用人单位工作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在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因用人单位原因超过一个月未续签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期间的二倍工资。这样,既符合劳动合同的立法本意,也未影响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续签劳动合同的权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情况是,如果是公司决定不续签的,要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但如果公司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的约定条件,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公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用人单位未续签书面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继续在单位工作的,则要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继续在单位工作,而单位无异议的,则双方需要及时续签,否则单位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
劳动合同到期什么情况下可以续签?
劳动合同到期后在下列情况下可以续签: 1、双方协商一致续订劳动合同; 2、在工作单位就职期间因工负伤并且确认丧失劳动能力的; 3、单位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4、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而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等。
2020.11.17 161 -
劳动合同到期什么情况下可以续签
劳动合同可以续签的情形有: 1、双方协商一致续订劳动合同; 2、在工作单位就职期间因工负伤并且确认丧失劳动能力的; 3、单位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4、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而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2020.12.26 138 -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补偿
劳动合同到期后若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该支付不续签的补偿金;如果劳动者在法定条件下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拒绝续签的,属于违法行为,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赔偿金。若是劳动者不续签的话,除非是以用人单位提供的新的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降
2020.10.16 177
-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有补偿吗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情况下
(一)如果单位不续签需要进行经济补偿 (二)如果员工不续签要看具体情况 1、如果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原来劳动条件,如果雇员仍未续签,他们就不进行经济补偿。 2。如果单位减少了原来的劳动条件,劳动者不续租的
2022-04-13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
劳动合同到期不通知的,用人单位可以选择不续签合同,不需要任何理由,但应当支付经济补偿。每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半年的工资,半年的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终止或者终止劳动合
2021-12-24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可否续签劳动合同
由于您未及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续签),这就造成您一直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工;但是由于其在合同到期前一周就提出辞职,因为合同期满后,员工是可以选择离职的;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
2022-07-09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员工不续签的情况
由于您未及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续签),这就造成您一直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工; 但是由于其在合同到期前一周就提出辞职,因为合同期满后,员工是可以选择离职的;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
2022-08-21 15,340
-
01:15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怎么赔偿
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签,是否需要进行赔偿,具体要分为两种情况来看:如果是用人单位不续签的,则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如果是员工选择不续签,则需要了解具体不愿意续签的原因,一般有两种情况:1.如果用人单位继续维持、或提高原有劳动
15,532 2022.04.17 -
01:08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有补偿吗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具体可以分为: 1、用人单位在继续维持原来的劳动条件情况下,员工本人不愿意续签的,则用人单位无需作经济补偿;如果是所在单位降低员工原来的劳动条件,导致员工不续签的,则用人单位需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2、如果是用人单位不愿
4,103 2022.05.11 -
01:09
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有补偿吗
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有补偿的;当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到期之后,如果用人单位不愿意与员工继续续签,则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的规定,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为:经济补偿按照员工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其中工
44,56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