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权转让与股东出资的划分区别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股权转让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出资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股东将股权转让给其它现有的股东,即公司内部的股权转让;二是股东将其股权转让给现有股东以外的其它投资者,即公司外部的股权转让。这两种形式在条件和程序上存在一定差异。 (1)内部转股:出资股东之间依法相互转让其出资额,属于股东之间的内部行为,可依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变更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及出资证明书等即可发生法律效力。一旦股东之间发生权益之争,可以以此作为准据。 (2)向第三人转股:股东向股东以外的第三人转让出资时,属于对公司外部的转让行为,除依上述规定变更公司章程、股东名册以及相关文件外,还须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 对于向第三人转股,公司法的规定相对比较明确,在第七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增资扩股与股权转让的区别有: 1、资金接受方不同,增资扩股资金接受方是企业,股权转让资金接受方是原股东; 2、权利义务不同,增资扩股的权利义务由协议各方进行约定,股权转让的受让人对原股东的权利义务进行承继。
-
股东抽逃出资和原股东转让股权的区别
原始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违反了公司法关于公司资本充实、股东不得抽逃出资的规定,其给公司权益造成的损害并不因股权变更而改变,抽逃出资的股东也不因嗣后转让股权而免除其对公司或公司债权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2020.01.01 414 -
股权划转和资产划转的区别有哪些
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将其股东依法转让人他人的行为;而资产转让是资产所有人对其资产进行处理的经营管理行为。股权转让与资产转让的区别: 一、转让的客体不同。资产转让的客体为资产,股权转让的客体为股份。 二、来源不同。资产来源于三个方面,即股东(出
2020.03.27 1,177 -
股权划转和股权转让的区别
股权转让与股权变更区别: 1、性质不同。股权转让是一种物权变动行为;股权变更在是指股权归属发生转移的事实状态。 2、结果不同。股权变更只是股份发生了转变;股权转让股东发生变更。 3、生效条件不同。股权转让签订协议之后生效,而股权变更必须在签
2020.08.30 897
-
公司股权转让与增资扩股的区别?
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的区别有: 1、资金受让方不一样。增资的受让方是公司,转让的受让方是原股东。 2、增资就是增加注册资本,而转让不会增加注册资本。 3、增资后,新股东和原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是否一样,需要
2022-11-24 15,340 -
股权转让与资产转让的区别有哪些
股权转让与资产转让的区别是,股权转让的权利属于股东,而资产转让的权利属于公司。股权是股东享有股东权利的依据,其表现形式可以是股票,而资产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公司的机器设备等。
2022-06-10 15,340 -
股权转让与资产转让的区别有哪些?
获得的权利不同。 资产收购获得是对企业全部资产的实质性经营权,即资产收购交易完成后,收购企业对向被收购企业已收购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存货等可直接或派人组织实施生产经营活动,并对所经营的资产享有绝
2022-08-09 15,340 -
股权赠与与股权转让的区别有哪些
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赠与就是享有股权的股东将股权无偿转让给他人的一种股权转让方式。 我国《公司法》并未设置有关股权赠与的直接相关条
2022-11-22 15,340
-
01:21
股份转让与股权转让的区别股权变动存在两种形态。一是股权转移,比如股权继承和股权遗赠。它属于被继承人或遗赠人死亡这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件引起的股权变动。另一种是常见的股权转让,它是出让方和受让方基于合意实施的法律行为,引起的股权变动。 股权转移,除非章程
2,407 2022.04.17 -
01:48
公司股东股份转让要缴哪些税公司股东股份转让需要缴纳的税费如下: 1、印花税。印花税的税率是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五,股权转让双方均应当缴纳。 2、所得税。如果转让股权的一方是个人的,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如果转让一方是企业法人的,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949 2021.04.25 -
01:16
外资公司股权转让交哪些税外资公司股权转让,所需缴纳的最主要的税是所得税。如果外资公司的股东是境外自然人,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外资公司的股东是境外法人,则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0%。纳税依据是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
2,905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