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法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含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含产品的直销者)。至于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产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量刑标准为:行为人的销售金额达到五至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达到二十至五十万元的,处二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金额达到五十至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销售伪劣产品罪有哪些量刑标准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行为人故意制造、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
2020.11.21 134 -
销售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有哪些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一般是指销售者违反商标管理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或者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
2020.03.10 114 -
销售伪劣产品罪有哪些特征
1.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普通产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规定的药品、食品、医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器等产品,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化妆品等产品以外的产品。2.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
2020.07.03 114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法规定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行为是生产、销售行为。 《刑法》第一百
2023-02-15 15,340 -
销售伪劣产品罪有哪些
划清生产、与非罪行为的界限关键是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故意和客观方面的结果来考虑。当行为人故意制造、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法律规定的5万元以上时,即成立犯罪;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的制售伪劣产品的行为一般
2022-08-30 15,340 -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有哪些基本刑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2022-06-29 15,340 -
刑法对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处罚规定是哪些?
是指生产者,销售者故意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行为。我国《》第140条规定,犯生产、,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
2022-08-22 15,340
-
01:25
销售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如果销售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依法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
590 2023.03.29 -
01:12
销售伪劣产品罪如何认定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上对伪劣产品是明知的。如不知是伪劣产品而予以生产、销售的,由于其主观上不具有的故意,不构成犯罪。如果
4,719 2022.10.12 -
01:01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为: 生产者或销售者在商品中掺假或掺杂,以次充好、或使用不合格的商品冒充合格的商品,销售额达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依法会被判处二年以下拘役或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销售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
3,41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