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男方有没有直接抚养子女的权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规定的父母亲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不是权利。离婚时,男方要求直接抚养子女的办法: 一、父方要主动是与母方协商一致,因为协商一致后,母方自愿把子女让给父方直接扶养,对子女的成长是有利的。还可避免上法院的口水仗。 二、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争取直接抚养子女。因为,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是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的。所以,在法庭上父方要把自己直接扶养子女的有利条件讲清楚,让法官想信,如果子女由父方扶养会比在母方直接扶养好。 三、但是,如果是在哺乳期内的子女,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的有权探望子女。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约定;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一方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法院应当依法中止探望的原因消失后,应恢复探望权。离婚后探视的方式可以由双方协商约定。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判决。
-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有权利探望孩子吗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有权利探望孩子,这是法定的权利,也是义务,同时也应当支付抚养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对于另一方探望子女进行协助。
2021.02.15 137 -
男方对非婚子女有没有抚养权
男方对非婚子女是有抚养权的。 我国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2021.01.17 117 -
离婚后男方还有抚养孩子的权利吗
离婚后孩子判归男方抚养的可能性大的情况如下: (一)女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二)女方不尽抚养义务比如长期在外不回家,或无法实际尽到抚养义务如工作性质的原因等; (三)男方已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 (四)男方年
2021.03.14 112
-
离婚时男方要求直接抚养子女的权利
法律规定的父母亲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不是权利。离婚时,男方要求直接抚养子女的办法: 一、父方要主动是与母方协商一致,因为协商一致后,母方自愿把子女让给父方直接扶养,对子女的成长是有利的。还可避免上
2022-04-25 15,340 -
离婚后女方有没有权利要求男方的孩子抚养权?
离婚抚养权男方争取的有利条件在抚养权存在争执,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形下,参照《子女抚养意见》中的规定,判由男方抚养子女的有利条件有: 1、子女虽然在两周岁以下,但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的。 2、子女虽
2022-08-11 15,340 -
离婚时男方直接抚养子女的权利,离婚时男方是否可以
法律规定的父母亲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不是权利。离婚时,男方要求直接抚养子女的办法: 一、父方要主动是与母方协商一致,因为协商一致后,母方自愿把子女让给父方直接扶养,对子女的成长是有利的。还可避免上
2022-05-02 15,340 -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探望权,又称探视权、会面交往权,是指父母离婚后,非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与其未成年子女进行会面、探视、看望、通信或者其他交往的权利。这里所谓“其他交往的权利”包括电话交谈、寄送照片、度假旅行或对直接抚养一
2021-01-28 15,340
-
02:40
男女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谁男女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谁,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父母双方可协商确定孩子的抚养权归属; 二、无法协商确定的,法院判决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双方的抚养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参考因素如下: 1、双方的基本条件,例如文化教育程度,工资收入等等; 2、父
590 2023.01.04 -
00:49
离婚没有抚养权有权利见孩子吗对探视权的强制执行,在法律上已不存在障碍。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有探视权,若另一方拒绝或阻扰,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没有抚养权的离婚夫妻一方享有对子女的探视权,有扶养权的一方不能违法阻止对方行使探视权,如果经法院强制执行后仍然阻挠的,法
919 2022.04.17 -
00:59
离婚没有孩子抚养权的算无子女吗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离婚无论孩子与谁共同生活,其父母都是合法监护人,对孩子仍然有抚养义务。这种抚养义务不仅是每个月支付抚养费,还包括孩子其他正常的、超出了实际生活需要的花费。同时,对孩子侵权给国家、集体造成的损害,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156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