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工龄规定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劳动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切实做好纺织行业压锭减员分流安置工作的补充通知》(劳社部发[1998]6号)规定,有压锭任务的纺织企业,同时符合下列四个条件的下岗职工方可提前退休:一是纺纱、织布两个工种中的挡车工;二是工龄满20年,在挡车工岗位上连续工作满10年且办理提前退休时仍然在挡车工岗位上;三是距离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10年;四是技能单一,再就业确有困难。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该退休。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根据有关规定,因病或非因工伤残申请提前退休的职工,首先要到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进行医疗诊断。其次是将取得的医疗诊断证明送所在地的地市级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最后职工持鉴定结论和其他相关材料,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标准,在2002年4月5日之前,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1996)执行,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作出补充规定。自2002年4月5日之后,按《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社部发[2002]8号)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普通高等教育学历; 二、身体健康; 三、符合本市计划生育相关规定; 四、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无刑事犯罪记录。毕业生自行测评并打印《普通高校毕业生接收申请表》,本人签字;呈报单位申办:毕业生可填报信息提交给呈报单位,呈报单位经办人校核后打印《普通高校毕业生接收申请表》,呈报单位签字盖章后交毕业生。
-
北京应届生落户条件2020
2020年北京应届生落户条件有: 1.在国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含硕士),且学业结束回国两年内通过用人单位向留服提出申请; 2.毕业生本人为创业企业发起人或主要创始人; 3.父母为北京支边人员,且在本市有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毕业生等。
2020.04.09 266 -
-
应届毕业生上大学工龄算不算
因为按劳动部《关于工人、职员工龄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工龄是职工依靠或者主要依靠本人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工作时间。大学学习期间,还是学生,没有参加工作,也没有工资收入,不能计算工龄。大学毕业就业的,按中发 (68)92号、158号文件精神,从
2020.08.22 1,123
-
上海应届生户口迁移条件
正巧我的亲戚去年在上海落户,经过咨询后,得知上海的外地生源落户需要校内表现等积分获取入户的基本资格。然后在学生毕业后,需要有稳定的工作单位,签订长期稳定的劳动合同,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后,有单位协助申报
2022-02-03 15,340 -
应届毕业生交社保的条件
应届毕业生是指,当一名学生进入其教育层次中的最后一学年的时候,这一年当中,该学生为应届毕业生。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在企业中进行实习,企业按国家规定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会保险并不影响学生是否是应届毕业
2022-03-12 15,340 -
杭州应届生落户条件有哪些
应届毕业生落户,条件为应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毕业当年12月31日前,就业单位(单位签订合同,缴纳杭州当地社保)将在杭州。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可以享受先落户后就业的政策。
2021-10-28 15,340 -
应届毕业生落户北京的条件
申请条件:使用者:原则上应在市行政区域注册一年以上,经营状况和公司信用良好,无违法、违法记录。注:本市高精尖产业用人单位,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市属高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引进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不占引进指标。在
2021-10-22 15,340
-
01:04
交医保影响应届生身份吗交医保不影响应届生身份。拿到了毕业证与学位证,就算是真正的应届生了,应届生的有效身份为一年,也就是毕业证上的日期加一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指该年度毕业的毕业生,博士毕业生,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普通应届毕业生。如果是当年毕业,无论是否交了医疗保险
33,504 2022.04.12 -
00:53
南京应届毕业生租房补贴南京应届毕业生租房补贴申请流程如下: 1、进入补贴申请页面; 2、查看补贴申请条件,判断自己是否符合; 3、开具租房发票或者租赁备案; 4、然后凭借租房发票或租赁备案,进入我的南京APP申请补贴; 5、按照操作提示填入对应信息,提交申请;
2,774 2022.05.11 -
01:30
定金合同生效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定金合同生效的要件有以下五点:1、当事人双方在签订定金合同时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保证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能够完全辨认直接的行为并且预见其行为的后果;2、合同内容系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
2,11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