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里的公积金能写出来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合同里没有公积金这一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有规定如何解决。 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3条、第14条、第15条都明确规定,不管是单位办理缴存登记、设立单位住房公积金账户,还是为在职职工设立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或者是每月正常汇缴住房公积金,单位都是“应当”办理。“应当”在法律上即为“必须”“强制”之意。 为在职职工缴交公积金是单位法定的、强制的义务和责任。《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20条特别规定:“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缴存或少缴”。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了单位不缴交住房公积金的法律责任。第37条规定“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38条规定:“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缴存;逾期仍不缴存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可以,销户提取就可以。2.缴存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1)与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且户口迁出本市或者户口不在本市的。提取资料:与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离职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注销或户口准许迁出本市证明。提取额度:可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全部存储余额,同时注销个人账户。 (2)与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2年以上的。
-
公积金里的钱能全部取出来吗
可以全部提取,但是要符合提取条件才行。公积金余额全部提取条件: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
2020.02.10 747 -
厂里交公积金辞职能拿出来吗
厂里交公积金辞职是可以提取的。公司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都属于职工个人所有。离职时是否能够提取,要区分情况来确定: 1、如果是本地户籍,离职不能提取,可以在再就业时转移至新单位; 2、如果不是本地户籍,离职时可以全额提取。
2022.06.06 1,290 -
公积金能取出来吗
公积金能取出来,具体提现流程如下: 1、需要向公积金中心提出申请需要本人提供个人的真实身份证其复印件; 2、拿着个人证件、申请书和相应的证明材料,去职工当初公积金缴存开户的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办理; 3、工作人员审核职工提供的资料合格后,为职
2022.08.11 12,573
-
劳动合同里写公积金吗
劳动合同里没有公积金这一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有规定如何解决。 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3条、第14条、第15条都明确规定,不管是单位办理缴存登记、设立单位住房公积金账户,还是为在职职工设
2022-03-21 15,340 -
劳动合同里面能不能写公积金
劳动合同里没有公积金这一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有规定如何解决。 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3条、第14条、第15条都明确规定,不管是单位办理缴存登记、设立单位住房公积金账户,还是为在职职工设
2022-03-30 15,340 -
劳动合同里面写公积金吗
劳动合同里没有公积金这一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有规定如何解决。 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3条、第14条、第15条都明确规定,不管是单位办理缴存登记、设立单位住房公积金账户,还是为在职职工设
2022-04-11 15,340 -
在劳动合同里写着公积金吗
劳动合同里没有公积金这一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有规定如何解决。 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3条、第14条、第15条都明确规定,不管是单位办理缴存登记、设立单位住房公积金账户,还是为在职职工设
2022-04-18 15,340
-
01:15
公积金能全部取出来吗
公积金能全部取出来。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公积金后,符合相关条件的是可以将账户内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住房公积金是不允许全部提出来的,只有在离职、调任、退休等特殊情况才可以全额提取出来。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
5,208 2023.02.18 -
01:48
公司的劳动合同怎么写
劳动合同应当载明: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基本情况;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按要求填写好就可以了,也可
622 2022.06.22 -
03:13
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在哪里
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有以下七点,分别是: 1、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只能一方是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合同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劳务合同的主体既可以是法人、组织之间签
45,474 20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