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籍证明可以加入外国国籍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 1、第七条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一、中国人的近亲属;二、定居在中国的;三、有其它正当理由。 2、第八条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3、第十三条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具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4、第十四条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九条规定的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可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为办理申请。 5、第十五条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为当地市、县公安局,在国外为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 6、第十六条加入、退出和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审批。经批准的,由公安部发给证书。 7、第十七条本法公布前,已经取得中国国籍本法公布前,已经取得中国国籍的或已经丧失中国国籍的,继续有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能提供在中国定居的证明,可以向当地市、县公安局申请加入中国国籍。你如果有缅甸护照,按缅甸人申请。如果没有缅甸护照,按无国籍人申请。
可以改回中国国籍。申请恢复中国国籍的条件是: 1.曾经具有中国国籍的外籍华人或华裔; 2.具有正当理由:工作原因丶拥有中国籍近亲属(近亲属仅指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3.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住房条件。
-
放弃美国国籍可以加入中国国籍吗
老人的身份很关键,要看是华侨后代,还是自己曾是中国公民,后来加入美国国籍。如果是后者,那叫做恢复国籍,办理会容易一些,和老外申请中国国籍是不同的。向公安局提出申请,如果成功,美国国籍则被自动放弃,因为中国不允许双国籍。
2020.06.06 839 -
俄罗斯国籍可以加入中国国籍吗
外国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国籍: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 一、中国人的近亲属; 二、定居在中国的; 三、有其它正当理由。
2020.10.21 1,015 -
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可以加入党吗?
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可以入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相关规定,只要符合是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就可以申请加入中
2020.06.07 3,209
-
入加入外国国籍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相关的法条 第九条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第十三条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具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
2022-03-19 15,340 -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可以经申请比准加入中国国籍吗
取得国籍主要有出生和入籍两种方式。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中国近亲属;在中国定居;还有其他正当理由。
2021-11-22 15,340 -
外籍人加入内地会有中国国籍吗
不算,中国不承认双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定居在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所持有的户口本和身份证等身份
2022-10-28 15,340 -
不加入外国国籍能回来吗
可以改回中国国籍。申请恢复中国国籍的条件是: 1.曾经具有中国国籍的外籍华人或华裔; 2.具有正当理由:工作原因丶拥有中国籍近亲属(近亲属仅指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3.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
2023-06-03 15,340
-
01:00
孩子外籍如何改中国籍
孩子外籍改中国籍的流程如下:向国家大使馆提出申请即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个
7,634 2022.04.17 -
00:59
取消中国国籍案底还会存在吗
取消中国国籍案底还会存在。即使移民后国内的案底也不会消除,只要有记录在案。公民个人案底是国家专门机关对公民个人犯罪记录的客观记载。所以,案底是不能消除的。未成年犯罪,依法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依法应当封存犯罪记录。移民国外时,一般要开具
7,218 2022.04.12 -
00:57
外籍小孩如何办理中国绿卡
外籍小孩申请中国绿卡的条件如下: 1、父母对中国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的: 2、其父母在中国直接投资、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的; 3、其父母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
6,14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