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罪行取保候审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涉嫌交通肇事刑事犯罪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最终量刑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犯罪性质及社会危害性依法作出判决。 交通肇事犯罪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由办案机关根据案情做出是否予以取保候审的决定。 《刑法》 第六十一条】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可以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有:1、对于有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较轻的;2、对于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但是采取取保候审也不会对社会具有危险性的,也没有逮捕的必要,可以取保候审。
-
哪些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
2020.04.21 402 -
哪些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这些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2020.01.17 229 -
犯罪嫌疑人必须采取强制措施吗
对犯罪嫌疑人不一定必须要采取强制措施。采取强制措施的前提是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妨碍刑事诉讼的进行。刑事强制措施具体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
2020.01.05 160
-
交通肇事罪犯罪嫌疑人被捕后,提请取保候审的,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涉嫌交通肇事刑事犯罪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最终量刑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犯罪性质及社会危害性依法作出判决。 交通肇事犯
2022-05-01 15,340 -
采取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⒈未经执行单位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⒉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单位报告; 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⒋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⒌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
2022-06-26 15,340 -
举报后,犯罪嫌疑人是否被采取措施,司法机关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措施
举报后,犯罪嫌疑人是否被采取措施,司法机关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六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
2022-01-20 15,340 -
监视居住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切忌限制人身自由。一忌加戴械具执行。有的执行机关认为刑诉法对监视居住期间可否戴械具未作规定,为了保障诉讼顺利进行、提高“安全系数”,在实施监视居住时对犯罪嫌疑人加戴械具,引起嫌疑人的不解和不满
2022-04-16 15,340
-
01:18
哪些罪不能取保候审如果符合下面几种情况的,就不可以取保候审:首先,属于累犯的,就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内再次犯了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行,就属于累犯;第二,在犯罪集团中的主犯不能取保候审。比如在犯罪集团
2,004 2022.04.15 -
01:06
取保候审又犯罪怎么办取保候审又犯罪,执行机关一般会暂扣其保证金,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决定是否没收。对故意重新犯罪的,应当没收保证金;对过失重新犯罪或者不构成犯罪的,应当退还保证金。没收保证金系刑事司法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但当事人如不服复核决定,可以依法向
1,917 2022.04.17 -
00:56
哪些人可以取保候审符合这些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的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
1,79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