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与个人的借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的批复》中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为无效:一、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职工集资的;二、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的;三、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的;四、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的。”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款案件的若干意见》中还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用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4倍之内的利息,依法受法律保护,超出部分则不受法律保护。”公司流动资金比较紧张,银行不给贷款,如与个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有效,但利息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的部分不受保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与个人签的借款合同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就是有效的: 一、签订合同时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三、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四、合同成立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借款合同有很多种,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公司、个人之间的,有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公司与个人之间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等等。合同非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是无权代理,都会导致合同无效。
-
公司借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企业借款合同具备法律规定的效力要件,一般是有效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1.01.17 113 -
个人借款合同有没有法律效力?
个人借款合同如果没有以下情形就具有法律效力: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021.01.07 221 -
公司与个人名义签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是否有效取决于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否出自自身意愿签字或盖章,所签合同的内容是否合乎法律规定及公序良俗。若所签合同具有以下情形,则合同为无效合同: 1、一方用欺骗、威胁的手段破事另一方签订的合同,且有损国
2021.03.30 490
-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如果个人与公司的借款合同依法有效。个人与公司签订合同,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法律禁止高利贷,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
2021-11-23 15,340 -
公司向个人借款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如甲方不能按期还款,最迟在借款到期前十五天应向乙方提出延期申请,届时乙方可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延期。 2、如乙方临时需要收回借款,应提前十五天向甲方提出还款申请,借款利息按实际借款天数计算利息。
2022-08-05 15,340 -
公司向个人借款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的批复》中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
2022-02-22 15,340 -
个人借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依法设立的贷款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借款合同应以书面形式签订,主体合格,不存在欺诈、胁迫、贷款双方串通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情况。自然人之间的贷款合同在贷款人提供贷款时生效。
2021-11-01 15,340
-
01:20
不是公司的法人签合同有效力吗
不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签合同,对公司不能生效,但是存在特殊的情况。 首先,提问表述错误,应当是“非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的合同有效力吗”。而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法人与法定代表人是两个不同概念。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
6,148 2022.04.15 -
00:45
有限责任公司向个人借款合法吗
公司向个人借款是合法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如果存在企业以借贷的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企业以借贷的名义非
728 2022.07.25 -
00:59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分情况讨论。首先,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才能够发生基础的法律效力:1、签订合同的当事人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合同的内容符合双方的真实意愿,并不存在欺诈或者胁迫的情形;3、
1,93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