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具有因工负伤等不同情形丧失劳动能力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劳动者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劳动合同终止的时间,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根据劳动者被鉴定为丧失、大部分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不同情况,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如下:第一,劳动者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级至4级伤残的,即丧失劳动能力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换言之,劳动者被鉴定为丧失劳动能力的,无论其劳动能力是否恢复,用人单位都不得终止劳动合同,直至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第二,劳动者因工致残被鉴定为5级、6级伤残的,即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形有: 1、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经治疗后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单肢瘫,肌力3级。两肢或三肢瘫,肌力4级。单手或单足全肌瘫,肌力2级。双手或双足全肌瘫,肌力3级。 2、长期中度呼吸困难。 3、心功能长期在Ⅱ级。 4、中度肝功能损害。 5、各种疾病造瘘者。 6、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7、一眼矫正视力≤ 0、05,另眼矫正视力≤ 0、3。 8、双耳听力损失≥91分贝。符合《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5至6级者。
-
因工伤丧失劳动力怎么办
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结论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进行行政确认,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后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和发生争议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
2020.10.11 243 -
劳动部职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
职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在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新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书面通知劳动者或者支付代通知金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符合退休条件且缴费满一定年限的,可以依法
2020.01.30 174 -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分级
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放假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公司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
2020.10.11 225
-
职工因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没有具体规定,此前1991年9月22日国务院令第89号发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或者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处理后,职
2022-01-28 15,340 -
劳动者因工负伤劳动能力丧失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劳动能力鉴定的作用 一方面劳动能力鉴定是由政府提供的统一平台上得出的第三方较为公平的结论;也是批准因工、因病和非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退休、退职的科学依据。 另一方面,劳动能力鉴定所提供的正
2022-04-14 15,340 -
劳动者因工负伤劳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劳动能力鉴定的作用 一方面劳动能力鉴定是由政府提供的统一平台上得出的第三方较为公平的结论;也是批准因工、因病和非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退休、退职的科学依据。 另一方面,劳动能力鉴定所提供的正
2022-04-08 15,340 -
劳动者因工负伤劳动能力丧失或者障碍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劳动能力鉴定的作用 一方面劳动能力鉴定是由政府提供的统一平台上得出的第三方较为公平的结论;也是批准因工、因病和非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退休、退职的科学依据。 另一方面,劳动能力鉴定所提供的正
2022-04-14 15,340
-
01:35
不对等的合同有效力吗不对等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视情况而定。合同以意思自治为原则,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且无其他无效可撤销事由,合同则成立生效。 不对等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根据签订合同时的不同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合同虽有不对等的内容,
2,630 2022.04.15 -
01:12
居间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居间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居间合同属于合同的性质,当居间合同符合合同有效的条件时,便具有法律效力,反之则无。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并未明文规定居间合同,但是在第九百六十一条中规定了中介合同,而居间合同又称中介服务合同。根
2,468 2022.04.17 -
01:05
婚姻效力的情形有哪些婚姻效力的情形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有效婚姻,有效婚姻受法律的保护,并规定夫妻间应享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2、无效婚姻,在法律上不具有合法效力的婚姻,包括违反一夫一妻制的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姻、患有禁止结婚疾病的婚姻、未达到法定
750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