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孩子是母亲的权利还是由孩子共同抚养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共同抚养权的法律规定是什么父母离婚后,如果一方有监护能力,并且不存在被人民法院取消监护权的情形的,则虽然孩子判给另一方,但双方都有监护权,都是监护人。以下是离婚孩子共同抚养相关知识的汇总,可作为参考。离婚孩子可以共同抚养,双方都是监护人吗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同时,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的监护权,但是,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可以取消的除外。可见,孩子要共同抚养,父母对孩子都有监护权。父母离婚后,如果一方有监护能力,并且不存在被人民法院取消监护权的情形的,则虽然孩子判给另一方,但双方都有监护权,都是监护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偶然所得按每次取得的收入额依照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由支付单位和个人代扣代缴。 按照现行税收政策的规定,对个人购买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其个人所得税征免问题规定如下:凡一次中奖中奖收入收入不超过1万元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1万元的,应按税法规定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还有有奖发票中奖800元以下免征。其他都要全额征的。
-
偶然防卫怎么定罪
目前我国的法律上没有偶然防卫的概念,只要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才可以被认定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包括一般防卫与特殊防卫。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
2021.12.11 1,217 -
兼职算个人偶然所得税吗个人偶然所得税定义
兼职不算个人偶然所得税。个人偶然所得税是指税务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向纳税人取得的偶然所得征收的税款。征税对象主要是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它偶然性质的所得收入。税法规定,取得偶然所得的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应依
2022.04.13 590 -
偶然所得税的计算
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偶然所得按每次取得的收入额依照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由支付单位和个人代扣代缴。 按照现行税收政策的规定,对个人购买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其个人所得税征免问题规定如下:凡一次中奖中奖收入收入不超过1万元的,暂
2020.04.16 235
-
偶然所得得税
意外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由支付单位扣缴。意外收入为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为20%计算。意外所得税是对个人获奖、中奖、中奖等意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税法规定,取得意外收入的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应当
2021-12-20 15,340 -
然而正规的是?
正规合法的劳动合同应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内容。《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022-10-25 15,340 -
偶然防卫怎么判
法律上没有偶然防卫的概念,只要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应该认定为正当防卫。《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
2022-07-08 15,340 -
偶然防卫的认定
偶然防卫,是指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他人法益的行为,符合了正当防卫的情况,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效果。英国刑法规定,对防卫正当性的相关因素无认识的偶然防卫不能构成正当防卫。偶然防卫也是行为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
2022-02-10 15,340
-
01:02
天然气怎么开户流程天然气开户流程如下: 1、需要办理天然气开通手续的申请人,首先家里就要事先安装好合格的天然气灶具,并请专门的人员进行安装。开户申请人要收好灶具的合格证; 2、安装好天然气可用炉灶之后,申请人需要前往小区物业,办理安装天然气证明; 3、开好证
19,910 2022.01.26 -
01:38
自然人独资能增加股东吗自然人独资无法增加股东。 自然人独资,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的一人有限公司,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是特殊的企业,只有一个投资人,投资人承担无限责任。而后者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要
6,430 2022.04.15 -
01:09
发帖公然侮辱他人犯罪吗发帖公然侮辱他人根据具体情节,可能会构成侮辱罪,也有可以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1、根据《刑法》关于侮辱罪的相关规定,行为人采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编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依法可被判处三年以下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剥夺政治权利
57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