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不起诉决定的撤销或者宣告无罪的法律后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所以,满足上述几个条件的,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司法机关已经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做撤销案件处理,检查机关应当不起诉。驳回起诉申请。法院应当终止审理,或者判处无罪。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所以,满足上述几个条件的,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司法机关已经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做撤销案件处理,检查机关应当不起诉。驳回起诉申请。法院应当终止审理,或者判处无罪。
-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内容规定:下列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追究,会撤销案件,宣告无罪。第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第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第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第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
2020.10.30 6,814 -
婚姻无效或者撤销的法律后果
婚姻法对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婚姻的法律后果作了规定,即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2021.02.22 269 -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合同认定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 1、溯及既往的失去相应的效力; 2、当事人双方应当返还原物,无法返还或没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3、如果因一方过错造成对方损害的,还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合同认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其他法律后
2021.03.17 160
-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应当宣布宣告无罪吗?
查明存在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法院应当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
2022-02-25 15,340 -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应当宣布宣告无罪吗?
查明存在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法院应当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
2022-04-25 15,340 -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应当宣布宣告无罪吗?
查明存在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法院应当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
2022-04-15 15,340 -
撤销或者无效的法律后果
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
2021-04-09 15,340
-
01:00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法律条件和后果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法律条件和后果如下: 1、宣告失踪的条件: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后果: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代管有争议,没有上述人选,
4,040 2022.04.18 -
01:05
诉讼离婚中判决离婚的法律规定在离婚案件中,法院会不会判离,要看具体情况。按照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必须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并且符合法定的判离情形的,法院会判决双方离婚。民法典规定的法定判离情形有以下几种:1、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
1,136 2022.04.17 -
00:52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拘留多少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拘留多少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35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