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了辞职工资要扣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辞职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因怀孕辞职,不需要支付违约金。两种情况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即只有在规定约定服务期和竞业禁止的条件下才能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若在试用期内则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第25条规定:“除本法第22条和第23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怀孕急辞职不一定会扣工资。具体如下:如果给单位造成损失的,需要扣除部分工资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扣除后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怀孕急辞工没有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单位无权扣发工资。
-
怀孕急辞工要扣工资吗
怀孕急辞工给单位造成损失的,需要扣除部分工资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扣除后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怀孕急辞工没有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单位无权扣发工资。
2020.06.23 225 -
怀孕急辞工扣工资吗?
怀孕正常辞职和急辞,用人单位克扣工资都是违法的行为,辞职不需要单位同意,不得克扣工资。 一、正常辞职。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的规定,员工提前30天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
2020.10.12 322 -
因怀孕急辞职扣工资合理吗
因为孕妇怀孕急辞职就趁机扣工资是不合理的。女职工可以向用人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在劳动争议发生的那天起1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处理决定或者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管
2022.04.13 2,561
-
怀孕了辞急工要扣工资吗
婚后共同财产一般平均分配的。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离
2022-09-29 15,340 -
怀孕了辞职公司要扣工资怎么办
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但是,用人单位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扣除劳动者工资: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
2022-07-22 15,340 -
怀孕辞职怎么扣工资
要看公司扣工资的理由是否合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
2022-07-15 15,340 -
怀孕急辞工要扣工资吗
怀孕急辞职的情况不应该被用人单位克扣工资;因为劳动者正常辞职,用人单位克扣工资是违法行为。但如果违反劳动法辞职,并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公司可以要求你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如下: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
2023-02-25 15,340
-
01:15
怀孕了判刑要坐牢吗怀孕了判刑是否要坐牢,需要根据其是否符合缓刑的条件判断。如果怀孕的人被判刑时,符合缓刑的条件,法院应当对其宣告缓刑,也就是说不用坐牢;但是如果怀孕的人被判刑时,不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则怀孕的人一样要坐牢。 存在以下条件之一的,即使是怀孕的人
2,224 2022.04.17 -
01:09
辞职了怎么礼貌的要工资辞职了礼貌的要工资的方式是,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者他人调解的方式要工资。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要工资:1、向当地劳动局或者劳动监察执法大队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2、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劳动仲裁处理;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处理,诉求用人单
8,286 2022.04.17 -
01:07
辞退孕妇需要赔偿三期工资吗辞退孕妇不需要赔偿三期工资。一般都是会按双倍的经济补偿金来进行支付,一般给予劳动者的赔偿是每工作一年就会支付二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如果没有满一年但满了半年以上也会按二个月的工资来进行计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
8,65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