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涉嫌犯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量刑幅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投放危险物质罪,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投毒罪。只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外延更加广泛,指的是故意通过投放具有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和传染病病原体的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投放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和社会公众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犯罪的对象是具有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和传染病病原体的物质。
-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界定?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界定: 1、主体要件:主体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3、客体要件: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
2020.01.19 124 -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是: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是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020.05.18 153 -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意思
投放危险物质罪: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投毒罪。两者相比而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外延更为广泛,指的是故意投放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6.12 122
-
投放危险物质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危险
2022-05-20 15,340 -
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危险
2022-05-21 15,340 -
涉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怎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
2022-11-10 15,340 -
涉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如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
2022-06-26 15,340
-
01:22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量刑标准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造成他人中毒的严重后果,危害了社会的公共安全。要构成本罪,行为人必须实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其实施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中毒,危害
1,352 2022.04.17 -
01:34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构成本罪,必须实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
1,316 2022.04.17 -
01:12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过失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与故意投放危险物质罪相比,行为人并不是故意,而是过失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该种属于危害公
1,89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