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初婚女方再婚还能生一个小孩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据再婚生育二胎新政策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审批,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或者第一胎双胞胎(含多胞胎)子女均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含依法收养,下同)两个以内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者离婚协议确定未成年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 (四)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但该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五)夫妻双方婚前均未生育过子女,婚后经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鉴定患不孕症,依法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 (六)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且只有一个子女的。 (七)夫妻一方在矿山井下、海洋深水下的工作岗位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且只有一个子女的。 (八)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农业人口,下同),只生育一个子女且是女孩的。以上就是再婚生育二胎新政策的相关规定,按照前款规定对再生育一胎子女的申请作出的批准,应当报上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般情况下,看女方之前是否有几个孩子,之前有一个孩子可以再生一个,两个则不能再生。再婚生育二胎新政策目前再婚生育二胎新政策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存在地方性法规不一致的情况。为避免地方性立法的不平等,需要在更高位阶的立法上尽可能统一标准。
可以。按照最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当然可以再生一个小孩,而且现在部分地区已经放开生育,只要你们两人想生孩子,那是比较皆大欢喜的事情。没有生育过共同孩子的再婚夫妇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
男方二婚有二个小孩女方初婚可以生吗
再婚夫妻申请再生育子女规定: 1、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另一方未生育的; 2、夫妻双方再婚前各有一个子女,均判随前婚配偶,新组成家庭现无子女的; 3、女方为初育的须年满二十五周岁,再育的须年满三十周岁。所需证件: 1、二孩生育申请、
2021.02.25 222 -
-
-
女方再婚, 男方初婚, 男方还能再婚生一个孩子吗?
据再婚生育二胎新政策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审批,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或者第一胎双胞胎(
2022-04-28 15,340 -
男方再婚生育一个小孩,女方初婚男方还能生第二胎吗?
再婚能生孩子吗?这个根据各省的规定来决定,不同的省有不同的规定。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再婚夫妻生育孩子的规定:婚前一方或者双方生育过子女的夫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
2022-05-05 15,340 -
男方再婚,女方有初婚小孩,还能再生育吗?
符合下列特殊情况之一者,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县级(含县级市、区,下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可按人口计划及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 (一)经市(不含县级市)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独生子女
2022-04-27 15,340 -
男方再婚,女方初婚,男方有孩子,女方能再生育一个孩子吗?
据再婚生育二胎新政策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审批,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或者第一胎双胞胎(
2022-04-09 15,340
-
01:15
女方生病男方能离婚吗根据我国婚姻法以及道德要求,夫妻之间存在相互扶养和照顾的义务,因此如果一方患病,作为配偶的一方应当履行抚养的义务。但是,如果双方感情确实已经破裂,就算女方已经生病,男方也可以选择离婚。在我国法定的离婚方式,包括了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
3,168 2022.04.17 -
01:04
女方再婚还能要回孩子抚养权吗女方再婚还能要回孩子抚养权,女方是否再婚与能否直接抚养子女没有关系,其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应当另行提起诉讼。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
555 2022.07.02 -
01:03
离婚孩子一般会判给男方还是女方离婚孩子一般会判给男方还是女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关于孩子抚养权问题,通常会参考双方当事人的离婚协议进行判决。如果双方当事人协议不成,或者一方不愿意离婚的,那么一般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会随母亲生活。这主要考虑孩子尚处在幼儿期,需要母亲的哺乳,
2,18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