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生育新办法如何规定再生育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新《条例》中规定,那些原本符合再生育条件,但具有以下7种情形之一的,同样不再安排生育,再生育的按超生处理:一是夫妻双方均属农村居民,只生育一个子女是女孩,但一方是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录用的人员;二是城镇居民(非农业人口)生育子女后,夫妻一方或者双方将户籍迁移登记为农村居民的;三是经批准再生育,怀孕后无紧急情况未经县级或者不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人工终止妊娠的;四是遗弃子女或者送养子女后要求再生育的;五是故意致婴儿死亡或者谎报婴儿性别、谎报婴儿死亡的;六是未依法办理收养登记收养子女的;七是违反本条例再生育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生二胎的十二大条件: 1、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 2、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3、双方均为归国华侨,或者来本省定居不满6年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只有一个子女在内地定居的; 4、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子女合计不超过两个的,但不适用于复婚夫妻. 5、婚后不育,夫妻双方均满30周岁,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6、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7、夫妻一方为一级至六级的残疾军人;一级至五级因公(工)致残人员,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8、矿工井下作业连续5年以上,并继续从事井下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9、农村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10、男方到女方家落户且女方没有兄弟的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的(仅适用女方姐妹中一人); 11、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12、大山区的乡,女方在农村,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生育险新规定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
2020.08.13 210 -
新生育政策新规定
生育新政策是指三胎政策。配套措施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化考虑。婚嫁方面,引导青年形成正确家庭观和婚嫁观,改善婚嫁陋习;生育方面,进一步推进优生优育的生育政策支持;养育方面,进一步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降低家庭养育成本;教育方面,推进教育减
2020.12.12 304 -
计划生育法新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再生育子女”指的是生育三孩及三孩以上的情形。
2020.07.08 511
-
再婚生育的最新规定
1、根据计划生育法、生育政策的规定,再婚夫妻有少于两个孩子才可以再生。 2、再婚夫妻医学上可再生育的规定。经设区的市、自治州或者省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定的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
2022-07-24 15,340 -
再婚生育政策新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向一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审核后,报县级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安排再生育一胎子女:(一)已生育的两个
2022-03-30 15,340 -
再婚生育二胎新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
2022-08-24 15,340 -
生育如何办理再生育证
一、办理再生育证的流程: 1、由夫妻双方提出申请,出具有关证明文件,经由双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签署意见,由女方户籍所在地市、州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并在三十日内,对符
2022-05-04 15,340
-
01:22
生育假多少天2021新规定
生育假一般有98天。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女职工生育一共可以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女职工难产的,那么可以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那么每多生育1个婴儿,就可以增加15天的产假。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
2,344 2022.04.12 -
01:09
因生育纠纷如何离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的途径有两种:协议离婚和起诉离婚。其中,协议离婚适用于夫妻双方均自愿离婚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债务的分担和子女的抚养权归属等问题的解决,并订立离婚协议书。订立好之后,夫
1,033 2022.04.17 -
00:55
生育补贴金怎么领取条件
生育补贴金,一般有以下的三个领取条件,具体如下: 1、本市户籍的生育妇女,无论在职或失业,参加过本市城镇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建立个人账户的; 2、非本市户籍的从业妇女,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在单位工作、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期间生育的; 3、职
7,58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