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都是否有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证遗嘱的效力高,但遗嘱不是必须公证才有效。不是必须公证,可以自己确定继承人。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遗嘱共有以下几个特征: 1、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即遗嘱是基于遗嘱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预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 2、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遗嘱能力,不能设立遗嘱。 3、设立遗嘱不能进行代理。遗嘱的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由遗嘱人本人亲自作出,不能由他人代理。如是代书遗嘱,也必须由本人在遗嘱上签名,并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4、急情况下,才能采用口头形式,而且要求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形式或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口头遗嘱因此失效。 5、遗嘱是遗嘱人死亡时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因为遗嘱是遗嘱人生前以遗嘱方式对其死亡后的财产归属问题所作的处分,死亡前还可以加以变更、撤销,所以,遗嘱必须以遗嘱人的死亡作为生效的条件。 6、如果遗嘱人没有事实死亡,而是在具备相关的法律条件下,经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遗嘱也发生法律效力,利害关系人可以处分遗嘱当事人的财产。如果在短期内遗嘱人重新出现,那相应的财产可以退还遗嘱人;如果时间较长,类如超过两年以上以及财产出现了无法退还的情况,则受益人应当对遗嘱人的基本生活在其受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但法定义务人不受此限。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效。依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在危急情况下,遗嘱人可以通过订立口头遗嘱的方式来立遗嘱。在订立口头遗嘱时,通常需要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但是在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或者录音录像的形式订立遗嘱的,那么所订立的口头遗嘱就会无效。
-
口头遗嘱是否有效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有效的口头遗嘱应当具备以下几个要件: (1)遗嘱人必须是处在情况危急时刻; (2)遗嘱人
2021.04.06 153 -
公证遗嘱早于口头遗嘱有效吗?
公证遗嘱早于口头遗嘱的,公证遗嘱有效。公证遗嘱是依公证方式而设立的遗嘱,是证据力较强的一种遗嘱形式。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办公证遗嘱效力高于口头遗嘱,而且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2021.03.11 147 -
口头遗嘱都有效吗?
口头遗嘱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方才有法律效力: 1、口头遗嘱只能在危急情况下“订立”。 2、若“危急情况解除”而立遗嘱人没有死亡的,口头遗嘱即失效。 3、口头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证人在场见证”方为有效。
2021.03.04 107
-
口头遗嘱与公证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口头遗嘱效力: 口头遗嘱有法律效力但是必须要满足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形和特定的条件才具有法律效力。 继承法第17条第5项规定:“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
2021-04-28 15,340 -
遗嘱公证和遗嘱都有效吗
公证遗嘱的效力高,但遗嘱不是必须公证才有效。不是必须公证,可以自己确定继承人。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
2022-03-03 15,340 -
口头遗嘱是否有效?
口头遗嘱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一般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属于法定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是不能作为见证人的。在情况消除后,需要以书面形式建立遗嘱,对于立有
2022-07-03 15,340 -
口头遗嘱与公证遗嘱哪个有效
遗嘱不因公证而生效,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法律效力。通常,自书遗嘱具有法律效力,只是效力等级低于公证遗嘱。同时有自书遗嘱和公正遗嘱的情况下,以公正遗嘱为准。 1.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的
2022-08-12 15,340
-
01:27
遗嘱是否必须公证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遗嘱是否必须公证 公证遗嘱属于遗嘱的一种形式。遗嘱是不是必须要去做公证,可以让立遗嘱人来决定。 根据法律规定,遗嘱的形式有五种,即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遗嘱形式的不同,所生效的条件也是不同的。
5,890 2022.04.17 -
01:24
遗嘱未公证也有效吗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未公证的遗嘱有效吗 未经公证的遗嘱也有法律效力,公证遗嘱,只是其中一种的遗嘱类型。在我国,订立遗嘱是自然人行使民事行为能力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换句话说,自然人要订立遗嘱,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36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