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多久后可以不要另一方的财产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般情况下对方不到场是不会自动宣判离婚的。只有下列情况下对方不到才能宣判: 1、被告经传唤拒不到庭,可以缺席判决。被告(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院许可中途退庭,可以缺席判决。但如果是关于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可以拘传被告。 2、被告不到庭可以缺席判决的情况。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被告提出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离婚案件的原告收到法院的传票后拒绝出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在被告反过来起诉原告的时候,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3、被告一方下落不明,原告一方起诉离婚的,可以缺席判决。 一方下落不明要求离婚的案件很常见,因为夫妻长期不在一起生活,导致双方感情淡化,故法官在解决此类案件时,大都判决离婚。可是夫妻一方已经下落不明了,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程序来完成对被告的通知义务,公告送达60日的公告期一满,即便被告不出庭,法院亦可缺席判决。
离婚后,可以另起诉分财产。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未分割,在离婚后双方可以重新就财产达成分割协议;如果没有办法达成协议的,应当再次起诉由法院进行判决。 法院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
一般离婚后财产另起诉的期限是多久
离婚时有夫妻双方都知道的共同财产未分割,离婚后要求分割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离婚后发现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侵占另一方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
2021.03.27 173 -
一方起诉离婚另一方不同意要多久能离婚
一方起诉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的,一般需要三到六个月才会判决,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021.01.26 140 -
离婚起诉离婚一方失踪后另一方可以起诉吗?
一方失踪另一方可在异地提起离婚诉讼,要求解除夫妻间的婚姻关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若一方被宣告失踪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离婚。
2021.04.05 152
-
一方起诉离婚另一方不同意多久可以判离?
可以六个月后再次起诉,一般会准予离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又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
2022-05-19 15,340 -
一方起诉离婚另一方不同意多久可以判离
可以六个月后再次起诉,一般会准予离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又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
2022-05-21 15,340 -
离婚后,可以不可以另起诉分财产
离婚后,可以另起诉分财产。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未分割,在离婚后双方可以重新就财产达成分割协议;如果没有办法达成协议的,应当再次起诉由法院进行判决。 法院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
2022-10-13 15,340 -
离婚财产可以一方另行起诉吗
离婚财产可以另行起诉,但可能会增加今后分割的难度。 现在很多人都是通过协议的方式离婚或者去法院起诉只诉求判决离婚,对于婚内财产没有提出诉求,这样子就有可能会发生虽然离婚了,但财产还没有分割、漏分财产或
2023-01-12 15,340
-
01:27
起诉离婚一方不同意多久可以判离婚起诉离婚一方不同意,若符合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一般3个月内或者6个月内可以得到离婚的判决。具体分析如下: 1、若离婚案件较为简单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般法院需要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2、若案件较为复杂,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的话,则法
7,564 2023.02.18 -
01:16
起诉离婚后多久可以离婚法院起诉离婚要多久才能离婚,要根据具体适用的程序确定: 1、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2、如果起诉离婚的条件符合简易程序审
1,252 2023.03.14 -
01:04
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怎么样起诉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可以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具体来说,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因为离婚问题产生民事纠纷,而且对方不同意离婚的话,当事人就可以单方面提起离婚诉讼。同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起诉的时候,应
1,55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