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机关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法第三章第九条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第二款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申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合法的,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申请一并审查。可以审查的有国务院部门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不合法的规定,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
行政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行政复议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同时也审查其合理性。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
2020.04.16 2,314 -
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合法该如何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1.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3.乡、镇人民
2020.06.30 399 -
行政机关回复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吗?
行政机关的通知或答复是行政机关一类公文的通称,根据其公文内容有着不同的功能,其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否产生实际影响也因内容而异,有的答复或通知自身没有独立的特定内容,只是对其他文书的送达告知,而对当事人产生实际影响的是被送达告知的文书。
2020.08.28 1,385
-
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依法向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申请复议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又有哪些限制下面由。 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
2022-05-06 15,340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如何处理
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法第三章第九条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第二款因
2022-01-08 15,340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如何处理
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法第三章第九条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第二款因
2022-01-09 15,340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如何处理
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法第三章第九条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第二款因
2022-01-09 15,340
-
01:03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特征是什么
我国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具体有下面几个特征: 第一,从属法律性。指的是不论哪个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的授权范围以及法定程序; 第二,裁量性。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可以根据相对人的具体行为,进行自由裁量; 第三,单
7,237 2022.04.15 -
00:54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什么机关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监察机关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证券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
6,799 2022.05.11 -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19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