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有负债却不想还款可以告担保人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间借款没有欠条,但有担保人,债务人现不想还款,是否能要求担保人还款,需看担保人是一般连带责任保证人还是连带责任保证人。、第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前款规定的权利:(一)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二)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三)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前款规定的权利的。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担保人承担还款借款人能免责,但是担保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一条规定,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第六百八十二条规定,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还款。贷款人可以依法催告借款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来还款;如果借款人逾期不还款的,贷款人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等合法的方式来催告借款人还款。
-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可以起诉借款人吗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可以起诉借款人,但是需要在担保人承担了应承担的保证责任后,借款人不向保证人在其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偿还的,保证人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借款人。 2021年施行的《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
2021.04.21 198 -
债务人不还款可以要求担保人还款吗
债务人不还款可以要求担保人还款。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一般担保人可以拒绝对债权人承担担保责任,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未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连带责任担保人在担保范围内承
2022.06.17 1,275
-
借款人不还钱可以告担保人么
1。担保一般是连带保证,借款人不还款,可以将借款人和保证人一同起诉。如果你们的担保合同没有约定是连带保证,只是一般保证,对方应先起诉借款人,只有在借款人的财产不足偿还时才能用担保人的财产偿还。2。因为
2022-05-10 15,340 -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可以起诉借款人吗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可以起诉借款人,但是需要在担保人承担了应承担的保证责任后,借款人不向保证人在其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偿还的,保证人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借款人。2021年施行的《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规定,当
2022-06-04 15,340 -
私人贷款不还可以告担保人吗?
借款人不还钱,保证人要承担保证责任,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
2022-05-24 15,340 -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有债务人吗?
是的,借款人不还钱,需要担保人承担责任,并还款的,有还款义务。银行贷款担保人的责任:无论何时,担保保证人的风险都是非常大的。首先需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相关章节弄清楚何谓保证、保证人以及保证的
2022-10-16 15,340
-
01:15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负什么责任
在民间借贷合同中,担保人一般是指合同的保证人。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保证人的责任根据双方的约定,可以分为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因此,借款人也就是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时候,要根据保证责任种类的不同,保证人承担不同的责任。其中,一般保证人可以享
3,435 2022.04.17 -
01:26
朋友借款有钱却不还怎么办
朋友借款有钱却不还,可以采取这些方法来处理: 1、朋友借款,有钱却不还的,那么债权人可以首先与债务人进行协商; 2、如果协商不成,就可以考虑向法院起诉。原告在起诉的时候,需要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证据材料主要包括诉讼请求金额的
772 2022.11.21 -
00:57
欠债不还可以起诉担保人吗
可以起诉担保人。欠款有保证人的,首先要明确的是保证人承担的保证方式是什么类型。因为不同的保证方式决定了债权人是否能够在债务人“跑路”的情况下直接起诉保证人。保证方式包括了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并且在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应按照
2,20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