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最迟什么时候签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合同最迟在用工后一个月内签订。如果培训要算违约金,请一定慎重。《劳动合同法》以下条款与你说的事有关。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第二十五条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应该在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一个月内,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签劳动合同最迟什么时候
一般来说,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内与你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就是违法的,单位应当支付勒索罪从入职满一个月后的第二天起到补订劳动合同前一天止期间的双倍工资。如果补订劳动合同签第一天入职的日期
2022-04-11 15,340 -
最迟什么时候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
2021-11-19 15,340 -
最迟什么时候给签劳动合同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劳动者可以在满一个月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另外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试用期是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当中的。 你的单位只要在你入职一个
2022-03-29 15,340 -
签劳动合同的最迟什么时间来签
按照法律的规定,单位应该在你实际工作一个月之内和你签订劳动合同,否则要在今后的11个月每月支付你双倍工资。如果一年内单位还没有和你签订劳动合同,视为单位已经和你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单位要参照同类
2022-03-30 15,340
-
01:14
准生证最迟什么时候办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准生证最迟什么时候办理 准生证的办理时间由各个地方计划生育机关规定,各地的规定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准生证最迟也应当在孩子出生之前办理好,否则,孩子出生时,医院无法开具孩子的出生证明。通常来讲,在发现怀孕后,就应当准备办理
13,732 2022.04.17 -
00:51
8月份的社保最迟什么时候交
8月份的社保最迟15号交。社保缴费截止日期是每个月19号。每月19日前社保分为单位社保和个人社保。对于单位社保来说,采用网上申报及自助缴费,正常情况下,社保局会在每个月的19号锁定对应公司社保台账。也就是以19号为分界点。19号前交纳当月的
4,827 2022.05.11 -
01:09
劳动合同最长可签多少年
劳动合同期限理论上最多四十四年。用人单位不得招收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但实践中很难有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这么久,所以只能是理论。《中华人民
1,173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