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世,他父亲在宅基地被别人争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农村的宅基地属于村集体所有,按规定,宅基地不可以作为财产继承,但是房屋是可以作为财产继承的,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的儿女拥有农村房屋的所有权。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宅基地只能由本村居民享有。子女户口已经迁出的,不再享有本村宅基地。 2、子女户口迁出的,农村父母去世后,父母所享有的宅基地由村集体收回。如果宅基地上有房屋的,可以子女依法继承,不论子女户口是否在本村内。在房屋存续期限内,房屋占有范围内的宅基地可以继续使用至房屋消灭时止。 3、原是农村居民,子女参加工作已为城镇人口,在农村的父母去世后其宅基地使用权应当交还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房屋还存在的,其房屋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宅基地允许房屋继承人使用。如继承人要求处理房产,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将房屋折价给土地所有者2)将房屋出售给有正住户口,需要用地建房或没有达到宅基地使用面积的当地居民,并到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属变更手续。 (3)允许依法将房屋出租,按规定交纳土地使用费。
父亲去世母亲健在的只能拥有宅基地上面的房屋的权利。农村的宅基地属于村集体所有,按规定,宅基地不可以作为财产继承,但是房屋是可以作为财产继承的,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的儿女拥有农村房屋的所有权。
-
父亲去世后宅基地归谁
父亲去世后,宅基地归村集体所有以及国家所有。不管父亲是否去世,宅基地自始至终都归村集体所有以及国家所有。宅基地不可以作为财产继承,但是房屋是可以作为财产继承的,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的儿女拥有农村房屋的所有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集体
2021.12.11 2,064 -
父亲去世后宅基地归谁
父亲去世后,宅基地归村集体所有以及国家所有。不管父亲是否去世,宅基地自始至终都归村集体所有以及国家所有。宅基地不可以作为财产继承,但是房屋是可以作为财产继承的,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的儿女拥有农村房屋的所有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集体
2020.07.23 474 -
儿子户口在外地父亲去世宅基地怎么办
1、宅基地只能由本村居民享有。子女户口已经迁出的,不再享有本村宅基地。 2、子女户口迁出的,农村父母去世后,父母所享有的宅基地由村集体收回。 如果宅基地上有房屋的,可以子女依法继承,不论子女户口是否在本村内。 在房屋存续期限内,房屋占有范围
2020.07.25 420
-
父亲去世母亲健在宅基地归谁
农村的宅基地属于村集体所有,按规定,宅基地不可以作为财产继承,但是房屋是可以作为财产继承的,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的儿女拥有农村房屋的所有权。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宅基地只能由本村居民享有。子
2021-12-16 15,340 -
父亲的宅基地父亲过世了
新房属于次子所有,因为次子出钱建房。老房的宅基地是谁的?是父亲的户头吗?长子是几岁跟父亲一起生活?很小吗?如果是这样,老房有长子的继承权,否则,就没有。新房的宅基地是长子新批准的吗?那么地是长子的,但
2022-03-28 15,340 -
父亲在世, 父亲去世后, 母亲健在, 父亲还在, 他的房产是否属于他的
1.该房购于父母结婚后,离异前,而离异时又没有进行分割过,就仍属于父母共有财产,父和母都有份;如果产证上还有女儿的名字,出不出嫁不影响女儿对该房屋的相应所有权份额; 2.该房属于父或母的一方的婚前财产
2022-03-27 15,340 -
父母去世后父亲去世后, 父亲去世后, 母亲还能享受父亲的宅基地吗?
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可以继承的。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是村集体依法无偿划拨给本村农民建房的。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处分权,不能作为个人财产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是个人财产,可以继承(与继承人的户口性质没有关
2022-02-10 15,340
-
01:11
父亲去世遗产怎么分配自然人的死亡意味着财产关系的变动。如果死者遗留有财产的,就可以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展开继承。 首先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我国实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的原则。也就是说,在父亲死后,如果父亲在生前订立有合法有效遗嘱的,这时候就要按照遗嘱规定的内
3,300 2022.04.17 -
01:11
母亲怎么争夺抚养权母亲争取抚养权的方法有: 1、证明子女处于哺乳期内,法院一般将抚养权归母亲一方抚养; 2、女方证明自己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已经丧失生育能力的情况,争取抚养权更有利; 3、证明自己有长期稳定的工作收入,经济条件较好,能给子女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
1,709 2022.04.17 -
00:49
父母的农村宅基地怎么继承父母的农村宅基地无法继承。只可以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因为父母只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并不拥有宅基地的所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
1,07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