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工作期间受伤该怎样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属于工伤的,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7级26个月,8级20个月,9级14个月,10级8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为:7级10个月,8级8个月,9级6个月,10级4个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按照工伤赔偿程序维权,申请进行工伤认定。之后会根据伤残等级等进行不同标准的赔偿。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在非法用工单位受工伤的,由用人单位赔偿。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
-
童工不在工作期间受伤单位是否需要赔偿?
对于童工来说,即使不是工作期间受的伤不属于工伤的范围,用人单位也应当给予赔偿。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第二条规定,非法用工(包括使用童工)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给予
2020.10.01 133
-
工作期间在单位受伤该怎么办
建议尽快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区劳动行政保障部门申请工伤鉴定,然后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根据残疾程度享受工伤保险。工伤申请期限为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注意不要超过期限。
2022-01-01 15,340 -
工作期间受伤单位怎么赔偿
1、您受伤是否在工作期间,如果是,那有可能是工伤,您可以享受工伤待遇。 2、您现在休的是病假吗?如果是,那么说明您还没有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那么单位应当为您缴纳社会保险。 3、在病假期间,用人单位应
2022-03-17 15,340 -
员工在单位工作期间受伤,公司应该怎么赔偿
1,工作中发生的伤害,是工伤。具体可以先申请工伤认定,公司申请工伤认定应在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员工个人申请工伤认定应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 工伤认定后再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赔偿。根据当地标准和实
2022-02-17 15,340 -
无劳动合同,在工作期间受伤,工作单位应该赔偿吗
可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要求赔偿的赔偿事项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导致通常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医疗费、患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贴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薪水、交通食宿费。 2、导致伤残的赔偿:医疗费、患
2022-07-08 15,340
-
01:32
在单位意外死亡应该怎么赔偿
一、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劳动者上班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亡。劳动者工亡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按下列标准支付丧葬费、工亡补助金和抚恤金(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
2,252 2022.04.17 -
00:54
工伤十级单位应该赔偿哪些费用
工伤十级单位应该赔偿的费用: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是7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根据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根据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停工留薪期工资,根据劳动能
5,651 2022.04.15 -
00:53
工伤用人单位不赔偿怎么办
工伤认定申请;申请仲裁;起诉。工伤事故是指的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工伤用人单位不赔偿,如果和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那么就只能够先向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确认了劳动关系之后再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
1,68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