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诉讼的诉讼程序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伤诉讼的程序: 伤愈后去做工伤认定,如果认定了就可以向单位索赔。单位不给,就向劳动仲裁委员会要求仲裁。详细程序如下,这是比较复杂的程序,一般只需两三个程序就可以了 第一步,工伤认定程序(从工伤发生之日起,可能已耗时7个月) 1.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不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必须在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假设职工是在受伤6个月后提出工伤申请)。2.劳动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劳动部门可以根据情况依法决定是否受理。 如果劳动部门受理了申请并在60日内作出了工伤认定结论,则案件可进入第七步程序(即对工伤认定不服的行政复议程序)。假如劳动劳动部门作出不受理的决定,那么案件就要进入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程序。 第二步,工伤受理的行政诉讼程序(可能耗时6个月,如果出现发回重新审理的情形,可能增加耗时6个月) 1.劳动者对劳动部门不受理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在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在3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判决劳动部门受理其工伤认定的申请。2.我们假设职工在1个月后选择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一审的审判期限为3个月。3.任何一方不服一审判决,可以在15日内提起上诉。行政诉讼二审的审判期限为2个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法院起诉程序如下: 1、申请工伤认定; 2、在被工伤认定部门确认工伤后,若伤情严重,需申请劳动能力等级鉴定,确认伤残等级、护理等级或停工留薪期; 3、用人单位拒绝工伤赔偿,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不服裁决,在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工伤诉讼程序是怎样的?
依法提起工伤诉讼的程序: 1、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并递交起诉状; 2、法院受理该诉讼并进行立案; 3、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并通知被告答辩; 4、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5、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2020.07.07 115 -
工伤诉讼程序是怎样的
工伤诉讼程序: 1、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并递交起诉状; 2、法院受理该诉讼并进行立案; 3、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并通知被告答辩; 4、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5、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2020.09.02 124 -
工伤诉讼程序是怎样的?
关于工伤诉讼程序是:首先准备起诉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等。
2020.05.29 114
-
工伤诉讼程序是什么程序
工伤诉讼程序: 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并提交起诉状; 法院受理诉讼并立案; 3、向被告发送起诉书副本,并通知被告答辩; 四、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向双方发送传票; 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
2022-01-01 15,340 -
工伤诉讼程序是怎样的,工伤诉讼程序的内容
工伤诉讼的程序: 伤愈后去做工伤认定,如果认定了就可以向单位索赔。单位不给,就向劳动仲裁委员会要求仲裁。详细程序如下,这是比较复杂的程序,一般只需两三个程序就可以了 第一步,工伤认定程序(从工伤发生之
2022-04-08 15,340 -
工伤赔偿的诉讼程序是什么?
1、工伤报告程序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了工伤保险的才有这个程序。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工伤认定程序 由社会保险经办机
2022-07-21 15,340 -
工伤诉讼程序
如果员工单位没有向劳动保障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员工可以在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如果无法证明劳动关系,可以先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
2021-10-23 15,340
-
01:23
诉讼离婚的程序
诉讼离婚是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方式,就是指当事人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判决是否准许双方离婚,同时对子女的抚养与财产分割作出相应的决定。诉讼离婚需要经过以下程序:1、选择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包
1,597 2022.04.17 -
01:08
民事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一般有以下的5个步骤:1、起诉方需要撰写民事起诉状,根据被告的人数提供起诉状的副本;2、起诉状准备好后,起诉方需要到管辖区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审核收到的资料和证件,符合条件的,会发放立案通知书。起诉方需要到立案庭预交
8,499 2022.04.17 -
01:15
诉讼离婚程序
诉讼离婚的程序与普通民事案件程序略有不同。普通民事案件同一事由不会重复受理,即有一事不再理的原则,但诉讼离婚一次不成的可以再次起诉,法院仍然会受理。普通民事案件如果对二审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及省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16,05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