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内提前3天必须解除劳动合同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试用期提前3天停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合同时一次性结清工资。试用期是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劳动者考察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的期限。试用期内,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不适合自己,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提前3天通知,无需用人单位同意,3天期满,用人单位即应安排工作交接,结清工资,出具解除合同证明书,并在解除合同后15日只能办理社保和档案转移手续。法律虽然没有规定应当提前3天书面通知,但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建议劳动者书面通知,并有效送达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保留送达证据。劳动者行使这一权利,要注意常犯的错误,不要把通知写成辞职申请、报告,两字之差,性质发生质的变化,提交辞职申请、报告,是循《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是需要批准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试用期内提前3天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提出辞职是劳动者的权利,不属于违约,但是劳动者需要按照相关程序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试用期内,劳动者只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无需说明理由,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对于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或者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等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赔偿金。但是若属于过失性辞退的,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可以解除合同吗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其他。
2020.12.18 219 -
-
试用期内提前几天解除劳动合同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具体需要提前多少天。如果用人单位在试用期未满的情况下,证明劳动者不适合入职的。那么可以当天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的试用期已满,单位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解除合同,或支付一个月工
2021.11.17 630
-
试用期内提前3天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试用期内,劳动者只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无需说明理由,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
2022-05-22 15,340 -
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在试用期内吗?
劳动者有以下情况下的,用人单位能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
2023-05-24 15,340 -
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几天
劳动合同的任意解除权:转正之后的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2-11-03 15,340 -
试用期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不是就必须要提前通知?
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只要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情形,无需提前通知。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
2022-04-10 15,340
-
01:10
试用期和劳动合同期限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如果劳动合同的时间期限为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那么试用期不可以超过1个月; 如果劳动合同所约定的时间为1年以上不满3年的,那么对应的试用期不能超过2个月; 对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是3年以上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9,134 2022.04.15 -
01:04
必须催告才能解除合同吗解除合同不一定要经过催告的程序,只有当一方当事人延迟履行合同,另一方当事人才必须经过催告的程序,催告后当事人不履行的,才能解除合同。我国《民法典》第563条规定了法定解除权,其他条款还规定了特殊的法定解除权。即当双方当事人均享有任意解除权的
2,552 2022.04.15 -
00:57
被判缓刑必须解除合同吗被判处缓刑不是必须解除合同。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判处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具体指的是,对犯罪分子先行宣告定罪,但是暂时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其次,如果是民事主体之间签订的合同,合同一方当事人被判处刑事责任,在不影响履行能
1,36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