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能不能把欠条给对方就把钱还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债务人在将欠款还给债权人之后,没有向债权人索要欠条,也没有销毁,那么债权人事后仍然可以依据手上所持有的欠条要求债务人还款,欠条就是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证据。此时,如果债务人有证据举证自己已经还款,才可以得到法院支持;否则,债务人必须再次履行欠条上的还款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当事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已经还钱但没拿回欠条的,对方要就你还欠钱没还起诉的话,那么你的把柄就给抓到他的手上了。 发生这种情况后,应该积极应对诉讼,应尽量收集已经还款的证据,如当时的见证人、录音、录像、汇款单据等证据材料; 如果这些能够证明已经向对方偿还借款,那么法院就不会判决再次还钱的。
离婚是不能将共同债务转移给对方的,夫妻双方对债务的约定对外不具有对抗效力。共同债务的法律规定是:夫妻双方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借条债务人能把欠债人禁闭吗
讨债时把欠债人关禁闭是不行的,这是侵权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该行为还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需要根据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以及承担相应的刑事处罚。
2020.01.23 116 -
把欠条丢了还能要回来钱吗
把欠条丢了,如果能够拿到其他相关证据一样还能要回来钱。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2021.04.25 396 -
把欠条洗了还能干嘛
1、谈谈要求补张欠条,事先做好一些准备,带好有录音功能的手机,在谈话之前这些就起到很大作用了有了这段录音可以作为有效证据; 2、搜集固定其它证据,如有其他人知道你们之间有欠款事实的,可以找人证作证,有相关证据证明欠款 债务承认、认可的均可以
2020.01.02 125
-
把欠条给了对方还能追回来吗
有欠条给对方如对方拒不还款,建议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欠条是针对好友间的借贷凭证,陌生人之间请不要操作欠条条,不管是借款还是出借,陌生人间操作都有风险。对于借款人来说:部分人在借款前会要求先付
2022-04-18 15,340 -
把钱还给对方了对方出示不了欠条具体如何办
1、把钱还给对方了,但是对方不能出示欠条的,可以要求对方出示一份可以证明欠款已经偿还的凭证,如收据等。欠条是个人或单位在欠款、欠物时写给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凭证性应用文。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六百六
2022-06-28 15,340 -
如果债务人逃跑了,法院已经把钱还给我,我还能不能让他把钱要回来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2、所以,如果现在债
2022-01-23 15,340 -
给别人借钱把债务都放了还能要回来吗?
1、借钱给别人放高利贷的,该债务只有合理的本金及利息可以要回来,因为法律禁止高利贷,如果借贷的当事人之间约定的利率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
2022-06-12 15,340
-
01:11
对方欠钱把我拉黑了怎么办对方欠钱还拉黑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起诉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法院在正式立案前会先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如果能达成调解的,法院会出具调解书,案件以调解的方式结案;如果达不成
3,312 2022.04.17 -
01:04
债务人把钱转移给子女怎么办到法院起诉申请保全,也可以申请撤销之诉。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生效后至申请执行前,债权人可以向有执行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债务人的财产。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作出裁定,保全裁定应当立即执行。债权人
1,734 2022.04.17 -
01:27
把钱借给别人拿不回来了怎么办把钱借给别人,对方不还的情况,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要回借款: 1、债权人与债务人通过协商方式解决,提醒对方尽快清偿债务,也可以约定或者订立新的延期偿还合同; 2、双方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进行调解,需要双方当事人 订立仲裁协议; 3、债务人拒不
161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