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对犯罪事实不清或认定错误有权查处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因此,犯罪事实、情节不清或认定错误的有权更正或者退回公安机关予以更正。至于法院是否采纳检察院的意见则要另谈了。《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第一百六十八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事实认定错误,就是违法了,公法检都是要主动纠错的,事实认定不清只是认定不明,还缺更完整的证据,如果是法院二审,遇到事实认定错误就要发回重审,遇到事实认定不清,可以自己审理。事实不清指事实没有查清楚,现有证据不足以定案;认定事实错误指有新的证据推翻了原来认定的事实,或者证据链不足。
犯罪事实不清楚检察院如下:1、实施新的犯罪的;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应当予以逮捕。
-
不发生事实认识错误会影响犯罪定罪吗
事实认识错误,即行为人所认识、所意欲的事实与实际情况、客观事实不一致,是指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有不正确理解。这类错误是否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处理:如果属于对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就要影响行为
2020.04.01 303 -
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检察院不批捕吗
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检察院不批捕吗 虽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检察机关肯定不会批捕,但是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不批捕之后公安机关仍然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等这些方式继续侦查。
2020.08.21 681 -
法院对重点检察院加班事实如何认定
法院通过员工出具的证据认定加班事实。所以员工可以用手机录下加班的录像即可证明存在加班。也可以邀请一起加班的同时作为证人,证明存在加班的事实,一般只要加班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肯定就有证据。
2020.01.17 148
-
检察院认定事实有明显错误,么办
法院在推卸责任,法院以审理的事实为准,不是以起诉的事实,如此认为,谁起诉都是事实,不需要审理了,如果在上诉期你可以上诉
2022-10-30 15,340 -
检察院逮捕错误是不是指没有犯罪事实的犯罪嫌疑人
一是逮捕后不构成犯罪或者没有犯罪事实的即为错误逮捕二是逮捕后检察机关做绝对不起诉或者法院判绝对无罪的案件是错误逮捕之案件三是逮捕后需要刑事赔偿的案件是错误逮捕的案件四是认定是否是错误逮捕,首先应当看批
2022-07-02 15,340 -
犯罪事实不清楚检察院会怎么做
犯罪事实不清楚检察院如下:1、实施新的犯罪的;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5、企图自
2021-12-18 15,340 -
检察院如何认定保全错误
定申请财产保全错误,唯一的界定标准就是申请人的诉讼主张是否得到支持,而只要申请人败诉或撤诉,即可以认定申请人申请保全错误,而无需法官再去主观的分析、判断申请人是否存在过错、是否构成侵权。笔者认为,申请
2022-08-13 15,340
-
01:05
在校生犯罪检察院怎么处理在校生犯罪,检察院的处理如下: 1、在校生犯罪若符合相对不起诉条件的,可以做相对不起诉处理; 2、在校生犯罪,若属于未成年犯罪的,检察院在提量刑建议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对于在校生犯罪,属于未成年人的,在讯问时,应当有成年监护人在
3,223 2023.01.04 -
01:16
检察院微罪不诉是否构成犯罪构成犯罪,原因如下:1、该种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是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应该受刑法处罚的原则,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应当受到刑法的制裁,例如盗窃金额比较少的盗窃行为属于犯罪;2、检察院之所以不起诉是因为根据我国学界主张主流的实质犯罪论,该行为社会危害
2,850 2022.04.15 -
01:00
检察院签完认罪认罚多久到法院签完认罪认罚具结书多久到法院,要按照具体的办案流程来定。签定认罪认罚具结书与法院开庭时间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在三日前应告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法院开庭时间包含在审结期限内,具体开庭时间由法院
10,62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