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纠纷中咬人造成轻伤二级,故意伤害他人的,应当如何定性和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故意伤害罪!举一个同样的真实案例:去年广东清远,有一女子因邻里琐事纠纷,咬掉了邻居的耳朵,被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2016年7月2日,杨某与丈夫在魏某家门前的菜地拔草,期间把杂草堆放在菜地边上。魏某及丈夫担心家门前排水沟被杂草堵塞,遂要求杨某夫妇立即把杂草拿走,并声称不拿走即打杨某夫妇。双方因此发生争执并打斗,期间杨某用牙齿咬掉魏某左边的部分耳朵。经鉴定,魏某损伤为轻伤二级。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杨某与魏某因邻里琐事产生矛盾继而打斗,魏某亦存在一定过错,杨某犯罪情节较轻,人身危险性较小,案发后自动投案,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遂依法作出如上终审判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伤情接近轻微伤,社会影响不大、被害人有过错或被告人全部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为拘役刑或管制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虽构成轻伤,但伤情接近轻微伤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伤情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的,为有期徒刑一年;伤情接近重伤的,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故意伤害他人至轻微伤: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
故意伤害轻伤二级如何判刑处罚
在故意伤害导致他人受二级轻伤的时候,按照《刑法》中的规定,一般是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如果犯罪分子认罪态度好,积极赔偿,与受害人双方和解并取得谅解书,法院可以判处缓刑。
2020.05.25 176 -
故意伤害他人造成轻伤是故意伤害罪吗
故意伤害他人造成轻伤的后果,依然会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
2022.04.17 665 -
故意伤害轻伤二级如何处罚判刑
故意伤害轻伤二级判刑: 1、故意伤害一人轻伤,伤害接近轻伤,社会影响不大。被害人有过错或者被告全部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刑; 2、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虽然构成轻伤,但接近轻伤的,有期徒刑六个月;轻重伤之间的,有期徒刑一年;受伤接
2022.07.12 267
-
故意伤害造成他人轻伤二级
属于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但是事发有因,受害一方也有严重的过错,可从轻处罚和减轻赔偿责任。从法律上说,公安有权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公安不追究,由受伤者向法院提出刑事自诉的话,法院直接判决负刑事责任的
2022-01-28 15,340 -
16周岁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的,应当如何处罚?
第一,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以上后果的,构成故意伤害罪。进行伤情鉴定,经鉴定构不成轻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承担治安管理处罚责任,根据
2022-04-21 15,340 -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和故意伤害他人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1、《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
2022-02-26 15,340 -
满16周岁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或者不成轻伤的,应当如何处罚?
第一,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以上后果的,构成故意伤害罪。进行伤情鉴定,经鉴定构不成轻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承担治安管理处罚责任,根据
2022-04-09 15,340
-
00:52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涉嫌故意伤害罪,判刑如下: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
1,610 2022.04.17 -
01:12
故意伤害二级轻伤判多久故意伤害轻伤二级,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具体也要看造成轻伤二级的人数。轻伤人数是一人的,如果有以下情况,人民法院也会从重处罚。具体包括:造成两处以上重伤或轻伤、伤害他人身体要害部位、事先有预谋、报复伤害他人、因实施其他违法活动而故意伤
2,270 2022.04.17 -
00:58
故意伤害轻伤二级判几年对于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根据对他人的伤害程度,分为四种情形进行处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追诉标准是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含轻伤)。也就是说造成他人轻伤以上的,则作为刑事案件进行立案追诉,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在上述量刑范围内,根据案
1,51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