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支付支付约定不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依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三种情形下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25%的经济补偿金: 1、用人单位克扣工资,即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或者其与劳动者约定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2、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即用人单位没有任何原因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3、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即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存在延长工作时间的事实,经向用人单位主张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后,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的行为。 在现实中,确实有的单位因资金周转、经营困难等原因发生不能按时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的情形。但是单位在拖欠工资之前,必须明明白白将实际情况告诉劳动者,并以最大限度尽快补发劳动者被拖欠的工资。同时还要保留已告知劳动者的证据,例如员工大会记录等。否则一旦被劳动者告上法院,就有可能向此案中的信息公司这样,被判向员工支付拖欠工资25%的经济补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经济补偿的支付年限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但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支付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最高标准为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
-
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1、因劳动者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无效; 2、适用期限内证明不符录用标准; 3、严重不遵守单位规章制度; 4、因严重失职等行为致使单位遭受重大损失; 5、劳动者私自建立多个劳动关系,经单位明示拒不改正; 6、劳动者触犯刑事犯罪,被追究
2020.12.16 147 -
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是,1、因劳动者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无效;2、适用期限内证明不符录用标准;3、严重不遵守单位规章制度;4、因严重失职等行为致使单位遭受重大损失;5、劳动者私自建立多个劳动关系,经单位明示拒不改正;6、劳动者触犯
2022.04.17 3,642 -
支付经济补偿金时工资有什么计算标准呢
支付经济补偿金时工资的计算标准有: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工资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计算。
2020.06.09 117
-
工资支付支付未约定的经济补偿金
依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三种情形下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25%的经济补偿金: 1、用人单位克扣工资,即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或者其与劳动者约定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2-03-30 15,340 -
不支付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补偿金
2022-08-17 15,340 -
支付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
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照半个月工资支付。
2022-11-01 15,340 -
可否约定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022-07-20 15,340
-
01:20
经济补偿金最多支付几个月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最高不得超过144个月,按规定,如果员工个人的月度工资高于单位所在的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所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度平均工资的3倍,则用人单位在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时,可按照职工的月
3,818 2021.04.25 -
00:59
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主动表示不续签原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未造成失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
1,627 2022.04.17 -
01:29
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1、计算基数,按照员工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计算,其中包含绩效奖金、年终奖、各类津贴和福利补贴等等货币性质的收入,在劳动法中规定有关社平工资三倍的限制,是否分段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2、计算年限,按照员工在本
17,6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