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不同意离婚可以找另一方起诉离婚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方不同意离婚或签了离婚协议后反悔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诉讼离婚。一般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或者在被告居住超过一年以上的所在地法院起诉。一审一般3—6个月,二审一般3个月。如果法院第一次判决不离的话,六个月之后可以重新起诉,第二次起诉法院一般情况下认定为确实感情破裂无法挽回才起诉第二次的,实践中第二次起诉离婚一般都会判决解除婚姻关系,两人从此形同陌路! 至于孩子由谁抚养这得看哪一方的抚养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双方的工作收入以及其他因素等,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女方抚养,十周岁以上的还要听取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孩子,另一方支付抚养费,一般为月收入的20%—30%; 至于财产,一般一人一半这样来分割,有过错的一方少分或者不分;无过错一方还可以要求过错方赔偿,包括精神损失的赔偿等。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正是因为有一方不同意离婚,才需要起诉离婚。如果双方都愿意离婚,就不需要起诉离婚了,直接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即可。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要提供证据证明双方感情确已破裂,这是判决离婚的法律条件,一般出现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家庭暴力、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法定情形时,经调解无效,法院会准予离婚。
-
一方起诉离婚另一方不同意可以离婚吗
一方起诉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的,如果原告方有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法院调解无效之后会判决准予离婚。如果原告方没有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法院就不会判决离婚。
2021.02.11 131 -
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起诉可以吗
如果达不成离婚协议,或者一方不愿意离婚,主张离婚的一方可以到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判定是否准予夫妻俩离婚的依据是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只要主张离婚一方有夫妻感情已经破裂证据,在法院调解无效前提,法院会判决准予离婚。在庭审时候,离婚双方当事人必须到庭
2021.03.18 202
-
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可以起诉离婚吗
一方不同意离婚,可以通过诉讼离婚解决。诉讼离婚的具体情况如下:1、夫妻感情确实破裂,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法院没有判决离婚的证据,一般不判决离婚2、感情尚未破裂,不符合离婚条件,法院不判决离婚3、双方在上
2021-10-22 15,340 -
一方起诉离婚,另一方不同意可以起诉离婚吗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
2022-04-04 15,340 -
离婚一方不同意,另一方可以起诉离婚吗
离婚一方不同意也可以离婚。如果一方不同意离婚,只能通过诉讼离婚。如果想离婚的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提供证据证明夫妻关系破裂。如果能证明夫妻关系破裂,法院将判决离婚。
2021-11-12 15,340 -
一方不同意离婚, 另一方可以起诉离婚吗?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
2022-05-10 15,340
-
01:04
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怎么样起诉
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可以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具体来说,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因为离婚问题产生民事纠纷,而且对方不同意离婚的话,当事人就可以单方面提起离婚诉讼。同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起诉的时候,应
1,455 2022.04.15 -
00:49
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咋办好
离婚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如果一方不愿意离婚的,那么双方就没有办法协商一致,就只能够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需要准备起诉状,身份证,结婚证等材料。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一方需要证明双方感情确已破裂。例如一方有家庭暴力行
667 2022.04.17 -
01:02
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该怎么办
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可以收集相关证据,然后前往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换句话说,就算对方坚决不同意离婚,当事人也可以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实现与对方解除婚姻关系的目的。具体来说,这主要依据了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根据第
553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