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持有精神药品对犯罪的处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法》第384条规定:“非法持有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北京市两个案件为例:某法院判决书中认定被告人张某非法持有毒品甲基苯丙胺49.8克,系累犯,依法从重处罚。最终以被告人张某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三千元。另一法院判决书认定被告人许某、张某非法持有毒品海洛因48克,情节严重,二被告人均曾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刑罚,系累犯,依法从重处罚。以被告人许某、张某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六千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等惩罚有:主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附加刑罚金;情节严重的主刑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附加刑罚金。非法提供精神药品是指职业为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在违反国家规定的情况下,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的行为。
-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的犯罪构成有: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和单位;客体是国家对精神药品的管理制度;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吸毒者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成瘾的麻
2020.07.14 102 -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既遂有哪些惩罚?
对犯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既遂的人的惩罚有: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3到10年有期徒刑; 3、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2020.08.11 81 -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的处罚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是指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单位和个人,明知他人是吸毒者,而向其提供国家管制的能够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行为。
2020.12.22 116
-
非法持有毒品精神药品犯罪怎么处罚
《刑法》第384条规定:“非法持有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022-05-02 15,340 -
非法持有毒品精神药品单位犯罪应如何处罚
《刑法》第384条规定:“非法持有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022-04-29 15,340 -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的处罚
供医用麻醉用品、镇痛药物和精神类药品的,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有牟利意图则参照贩卖毒品的行为判刑。
2023-06-14 15,340 -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的罪名有哪些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的犯罪构成有: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和单位;客体是国家对精神药品的管理制度;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
2023-02-09 15,340
-
01:01
非法持有毒品罪如何处罚根据《刑法》有关的规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处罚标准为: 行为人非法持有鸦片重量达1000克以上、冰毒或者海洛因的重量达50克以上、或其他数量大的毒品,依法会被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作罚金处罚;非法持有的鸦片重量达200克以上不满
1,193 2022.04.17 -
02:24
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拘留怎么办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可以委托律师,申请取保候审。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否可以取保候审要结合其社会危害程度,以量刑的多少来确定。虽然说毒品犯罪案件较难办理取保候审,但如果持有的毒品不多,可尝试去申请取保。取保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1、了解清楚案件
601 2023.02.18 -
01:01
非法持有毒品罪怎么判非法持有毒品罪旨在打击非法持有毒品的犯罪行为,有三个量刑幅度。首先,最高量刑幅度是 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其行为内容为: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其次,最低量刑幅度是三
1,50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