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针对质量问题维权,经营者故意推卸责任的,如何承担赔偿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消费者针对质量问题维权,如果经营者故意推卸责任,认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是生产厂家的事,要求消费者直接找厂家交涉的行为,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因此,当消费者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时,如经营者推卸责任,认为是生产厂家的问题,要求消费者直接找厂家交涉时,消费者应当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能挟在中间让厂家和经营者当“皮球”踢。要以法律规定为依据,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法律虽并未明确规定生产者与销售者应承担连带责任,但有些判例认定产品的销售者和生产者承担连带责任,其学理基础在于销售者、生产者对消费者应承担不真正的连带责任。在学理上,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是指多个债务人就各自立场在客观上就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而偶然产生的同一内容的给付,各自独立负有全部履行的义务,并因债务人之一的履行而使全部债务均归于消灭的制度。
以下问题经营者需承担行政责任:生产、销售的产品不符合安全要求;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生产国家淘汰商品,销售劣质商品;伪造假冒其他商品;销售未检验产品;虚假宣传;无故拒绝消费者提出的服务和赔偿要求;侵犯消费者人格和人身自由;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网购商品质量有问题消费者如何维权
网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同样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可以依法要求卖家修理、更换或退货,如给你造成其他损失的,可同时要求卖家赔偿损失。 你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组织调解或者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必要时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同
2020.01.28 394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质量问题如何赔偿
消费者可以退货或者要求更换、修理,运费由经营者承担;如果造成人身、财产损害,可以向销售者或者生产者要求赔偿。赔偿范围包括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残疾赔偿金等。如果经营者是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
2020.02.06 1,656 -
对于什么样的问题经营者还需承担行政责任
经营者还需承担行政责任的情况: 1、在产品中掺杂、掺假的; 2、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 3、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 4、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等。
2020.04.06 107
-
如何承担消费者故意推卸责任
消费者针对质量问题维权,如果经营者故意推卸责任,认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是生产厂家的事,要求消费者直接找厂家交涉的行为,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2022-04-22 15,340 -
在消费者方面的质量问题,经营者的承担责任
消费者针对质量问题维权,如果经营者故意推卸责任,认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是生产厂家的事,要求消费者直接找厂家交涉的行为,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2022-04-20 15,340 -
消费者在某种商品中故意推卸责任该如何承担赔偿责任
消费者针对质量问题维权,如果经营者故意推卸责任,认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是生产厂家的事,要求消费者直接找厂家交涉的行为,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2022-04-15 15,340 -
消费者买家故意推卸责任应负什么责任
消费者针对质量问题维权,如果经营者故意推卸责任,认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是生产厂家的事,要求消费者直接找厂家交涉的行为,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2022-04-20 15,340
-
00:57
第三者责任险赔偿范围
第三者责任险赔偿范围,一般有以下的三种情况,具体如下: 1、赔偿事故造成的医疗费用; 2、赔偿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护理费用; 3、因事故造成受害人的误工费用; 4、餐饮费用、交通费用等日常生活费用; 5、如果事故造成死亡,或者伤残,那么需要按
19,319 2022.05.11 -
01:20
人身损害赔偿雇主如何承担责任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里的雇佣关系指的是受雇人向雇佣他的老板提供劳务,雇佣他的老板支付相应的报酬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审判实践中,法官是不管雇佣劳动者的人是否有过错,都应当对
1,47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