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是在医院做好还是去劳动局报销好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申请工伤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是确认赔偿的基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第二,主要理赔范围包括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医疗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生活护理费等。 第三,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具体规定进行赔偿。 第四,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治疗工伤要确定一个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需要生活护理的,支付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两者是不一样的,没有说哪个好;,两者适应的地方不一样,首先工伤保险是针对工伤的,报了工伤,医保就不可以再报销的。工伤保险没有报销比例,按照理论上说,是按照100%报销,只是因为个别的医药或者检查,不属于报销范围,一般来说,凡是工伤保险不报销的,由单位承担了,个人是不花钱的,毕竟是工伤,不能让职工个人出钱。而医疗保险根据年龄,职业,职工的状态不一样,报销比例不一样,退休的,在职的是不一样的,一般都是在80%以上,居民医保报销的比例更少些,一般在60%左右。
-
办慢病去医院还社保局好还是社保局看病好
按照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慢性病补助申请审批下来后,患者可在选定的医院、药店进行就诊,所产生的费用达到当地规定的门坎标准,就可以享受慢性病补助了。 具体的慢性病补助申请怎么办理,可以向当地的社保局咨询,也可以登陆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2020.04.25 658 -
工伤是不是去劳动局报销
工伤不是去劳动局报销,去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报销,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共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2020.07.02 136 -
工伤是不是去劳动局报销
工伤治疗费用由受伤者所在单位提前支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后,参加工伤保险统筹规划的,用人单位应当向经办机构申报已发生的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费用;继续发生的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由
2022.04.14 284
-
工伤赔偿找劳动局好还是去劳动局好?
要拿着相关的合同去找劳动局,因此问题如何找劳动局仲裁答案如下每个地方具体都一样,拨打当地12333劳动保障维权热线咨询,或者当地114声讯查询。 一、先调解后仲裁再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
2022-08-17 15,340 -
工伤赔偿是在医院做还是去劳动局做
申请工伤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是确认赔偿的基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第二,主要理赔范围包括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医疗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生活护理费
2022-04-15 15,340 -
工伤赔偿去劳动局好还是去社保局好
1、 先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工伤认定,再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等级鉴定; 2、 根据工伤结果鉴定要求相应工伤赔偿,如果单位买了工伤保险,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支付工伤赔偿款,如果
2022-03-27 15,340 -
工伤赔偿是在医院做吗还是去劳动局
申请工伤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是确认赔偿的基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第二,主要理赔范围包括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医疗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生活护理费
2022-03-27 15,340
-
01:03
借钱打欠条好还是借条好在实践中,借条比欠条收条更能够直接的反映借贷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相应的在纠纷发生后债权人需要承担的举证责任也相对较小,因此如果是借款,那么打借条是比欠条更好的。借条一定不要写成是欠条,欠条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可能是由于借款产生的,也有可能
3,469 2022.04.17 -
01:30
打借条还是欠条好根据2020年最新颁布的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欠条和借条都可以作为债权的凭证。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拿着欠条或者借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因此,实际上并没有说欠条或者借条哪个更好。借条是指,在借贷关系中,借款人
4,020 2022.04.15 -
01:12
看病报销是用医保还是社保看病报销是用医保。但目前在社会实践中,医保卡与社保卡是同一张卡,并没有那么严格的区分。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
15,504 2022.05.11